韩国中小造船研究院(RIMS)近日宣布,为推动韩国造船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中小船配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将重点推进开发并验证大型船企与中小型船舶配套企业及其合作企业间的生产协作数字化技术、建设中小船配企业生产技术创新中心、开展中小船配企业智能生产创新援助项目等三大核心项目。
第一,构建大型船企与中小船配企业及其合作企业之间可以实时共享生产信息的平台,实现设计与生产数据的一体化。该平台将依托统一的云服务系统,支持设计方案、生产计划及业绩数据的跨企业共享。中小船配企业及其合作企业可便捷调取造船厂设计的大容量3D图纸与技术资料,灵活响应设计变更需求。韩国中小造船研究院将在未来4年内分阶段推进该技术开发项目,逐步构建云服务平台与数据中心,同步推广生产业绩采集系统、协作门户网站等工具。
此前,韩国造船产业链存在信息共享壁垒:大型船企出于安全考量,多独立管理生产设计数据;中小船配企业及其合作企业在对接多家造船厂时,常面临文件格式不统一、技术标准差异大等问题,且因缺乏资金与研发能力,易出现信息断层、生产计划延误等情况。新平台不仅能帮助船企快速响应船东需求变更,还将为中小船配企业及其合作企业注入数字化能力。通过积累生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技术,未来有望推动新一代智能造船厂的自动化与无人化升级。
第二,建设中小船配企业生产技术创新中心。以2026年上半年竣工为目标,韩国中小造船研究院将在庆尚南道巨济市长木面建设“中小船配企业生产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占地约63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240平方米,包含研究楼与实验楼各1栋,并配备焊接、涂装、检测工程自动化设备,以及DX软件、质量性能评估工具等22种验证设备。通过提供船舶建造全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支持,该中心将有效解决中小船配企业劳动力短缺、成本高企、效率不足等痛点,助力其向智能造船模式转型。
第三,启动中小船配企业智能生产创新援助项目。韩国中小造船研究院将联合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于今年正式启动“中小船配企业智能生产创新援助项目”。该项目聚焦中小船配企业及其外部合作企业,从引入“造船厂-合作企业协同平台”实现设计、生产、质量信息实时共享,到推广智能装备、物联网(IoT)、AI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全方位推动生产流程的自动化、互联化与智能化升级。同时,面向中小船配企业及其从业者,开展智能造船运营、自动化技术、大数据与AI应用等定制化免费培训,同步推进人才培养与技术短板弥补。从今年起,该项目将联动釜山、蔚山、庆尚南道、全罗南道等韩国造船产业集聚区,强化中小船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力。
韩国中小造船研究院表示,将通过三大核心项目,分阶段扩大造船厂与中小船配企业及其合作企业的互联互通,深化智能化与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加速构建中小船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该院数字生产革新本部长宋昌燮强调:“数字化转型将显著优化生产协作体系,大幅提升韩国造船产业竞争力。我们将与政府、地方机构及企业紧密合作,全力推动行业向智能造船时代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