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设计之都视域下重庆时尚设计赋能产业发展交流会”在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举行。来自设计界、传播界、学术界的近40位专家齐聚山城,围绕设计赋能制造业、城市更新、文化IP转化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为时尚设计赋能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设计之都:十年积淀,三大优势奠定基础
工业设计支撑“重庆智造”、工程设计塑造“8D魔幻城市”、时尚设计激活巴渝文化基因,这三股力量成为重庆入选2023年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的三大优势。
经过十年的努力,重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设计之都,“创都”后重庆应该怎么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庆设计之都对外联络人李霄勐在交流会中提出几点建议:要依托文化时尚产业赋能经济发展,推动设计与传统产业结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在擦亮重庆设计之都的名片外,要打造重庆设计IP,让更多人了解重庆的创意实力;要利用联合国平台引进国际资源,帮助本土设计团队、院校与国际接轨,推动“重庆设计”走向世界。
工业底蕴+城市更新:重庆设计的独特基因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牟群高度评价此次交流会,认为其“与时俱进,与城市发展紧密相扣”。他介绍,重庆拥有深厚的工业历史底蕴,工业设计实力雄厚,抗战时期的工业西迁更书写了辉煌的军工史。近年来,重庆的工程设计尤其突出,8D立体交通、山地建筑景观等成为城市名片,而乡村振兴中的艺术改造也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牟群建言:“重庆的设计发展,既要传承工业文化的硬核基因,也要在时尚、建筑、乡村等领域探索创新,形成独特的‘重庆风格’。”
非遗+时尚:让传统文化引领新国潮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谭小兵分享了重庆非遗资源的丰富性。目前,重庆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0余项、区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300余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多个领域。
“非遗需要代代相传。”谭小兵在交流会中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现代生活紧密融合,才能保持生机盎然。这种融合需要守正创新,只有守正才能创新。
如何让非遗引领新国潮?将非遗融入时尚设计?谭小兵认为:只有厘清非遗的文化内涵,才能找到创新的方向,创造出符合当下审美的设计、潮品,让非遗迸发出时代的光彩。
上游新闻记者 吴思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