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民政部康复辅助器具重点实验室”在深圳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国康复医学与运动科学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将为破解康复辅具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产业自主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该实验室依托民政部的政策资源、技术优势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临床优势,通过“医工结合”突破技术瓶颈,以“AI算法+3D打印”为核心技术,聚焦运动损伤、青少年足脊健康、老年康复、残障功能重建等多个关键场景和需求,积极开展智能化辅具研发,构建“研发—生产—服务”全链条生态,推动国产康复辅具向智能化、精准化升级,让更多有需求的人群受益。
民政部康复辅助器具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张新涛介绍,实验室将聚焦智能康复辅具研发、运动功能重建技术、辅具个性化适配三大方向,实现三大突破和创新,一是突破3D打印轻量化生物材料、精密传动、智能传感、AI运动分析算法等关键技术瓶颈;二是通过多模态传感器实时采集患者运动数据,构建中国首个基于运动损伤康复辅具适配标准数据库;三是联合大湾区医疗机构打造智能辅具临床试验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
南方日报记者 曾南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