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5月18日清晨,一架标有“航产一号”的中型无人机从沈阳中心血站起飞,将首批血液恒温箱精准送达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东北地区首条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沈阳市在低空经济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中迈出关键一步。
此次无人机运输任务12公里全程仅用时18分钟,较传统地面运输效率提升近70%。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负责人介绍,以往高峰期取血往返需2小时,凌晨时段亦需1小时,而无人机运输以“零延误”突破地面交通瓶颈,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据了解,此次飞行过程中,“航产一号”搭载的冷链温控系统实时监测血液温度及位置信息。降落医院后,医务人员迅速核验血液信息并转运至手术室,全程无缝衔接,形成“需求响应—空中速递—临床应用”闭环。
航线首航成功,是多方聚力攻坚的成果。沈阳航空产业集团与市卫健委联合谋划,辽宁众飞科技执飞,民航主管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及属地政府协同保障,从空域审批、技术调试到应急预案,构建“政府主导、国企担当、科技支撑”的创新模式。沈阳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是“低空经济赋能民生”的生动实践,为后续拓展应用场景奠定基础。
作为沈阳低空经济主力军,沈阳航空产业集团于2024年6月成立低空经济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聚焦空域管理、飞行服务与成果转化,推动产业从“试点”迈向“规模化”。目前,《沈阳市新型立体交通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计划构建“基地—枢纽—节点”三级起降设施体系, ,沈阳首启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划设低空廊道、主干航路及场景应用三级航路网络,打造“空天地一体化”交通新格局。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黄超
沈阳全链发展低空经济
30个起降场开始选址论证
加快发展低空经济,沈阳近期有何举措?5月18日,在东北地区首条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启用现场,沈阳航空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沈阳航空产业集团作为市属国企,正在推动以无人机为核心的产品研制、服务体系搭建和应用场景创建工作,助力沈阳低空经济快速发展。
今年2月,沈阳航空产业集团委托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与民航东北空管局测绘公司联合编制《沈阳市新型立体交通体系建设规划》,以谋划应用场景为核心,合理划分空域、划设航路、规划起降场所,用创新思路形成“2基地5廊道5横5纵1循环”的空网格局,规划近期起降场所超过150个,并与民航主管等单位做了充分沟通。目前,先期30个起降场已开始选址论证。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