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林鹏 临沂报道
“有了这个项目,企业相当于插上了‘科技翅膀’,迈向高端就更有信心了!”最近一段时间,山东华业磨料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庄涛逢人就笑呵呵的。
人逢喜事精神爽。让庄涛开心的事,源于一个横向科研项目的成功获批:陶瓷结合剂CBN磨具开发与产业化。
山东华业磨料磨具有限公司,位于莒南县大店镇。走过近五十载,莒南县大店镇磨料磨具产业迅猛发展,大店镇成为“中国磨具第一镇”。然而,科技创新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产品层次低等问题,也限制了当地磨料磨具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走得更远,离不开科研成果加持!”经过对莒南磨料磨具产业深度调研,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临科”)认为,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陶瓷材料、硬质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学、光学材料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对这些高强度、高硬度材料切削或磨削加工,如何“硬碰硬”?毫无疑问,离不开超硬材料以及超硬工具。因此,临科申请的“陶瓷结合剂CA磨具的产业化”项目,作为一款更先进的超硬磨具,必然为莒南磨料磨具产业带来光明前景。
深度参与莒南县磨料磨具产业转型升级,是临科注重科研成功转化、助推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通过开展应用技术创新研究,临科在课题研究项目中始终紧紧围绕产业一线、生产一线,以优质项目赋能企业。
作为农业大市,临沂肉禽产业底蕴深厚。临科申报课题“肉鸡健康调控项目”,将为畜禽饲料生产企业构建饲料原料数据库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对企业充分发掘现有饲料资源价值潜力、开发利用新饲料原料资源、构建适合饲料生产企业自身特色的新型饲粮配方,降低饲料成本,提升养殖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截至目前,临科先后与临沂市近百家涉农企业及园区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48个,连续两年校企合作纵横向课题到位经费都占到了全校的半数以上。花卉科研实训基地是临科与山东清风居国兰花卉有限公司在学校实训农场共建共用的基地。用于建设高标准花卉、盆景大棚等设施及购买花卉盆景高效经济作物种苗。其中,60万元作为校企合作开展“国兰及盆景品种选育”横向课题,用于建设高标准花卉、盆景科研实训设施或作物种苗,作为双方联合开展品种选育项目的基础支撑。通过深化科研合作,促进教师学术研究和企业技术研发充分结合,共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几年来,临科坚持项目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集聚学校实训室、实验室等硬件创新资源,获批建设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省大数据局“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省商务厅“山东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等省市级创新平台17个,夯实了开展横纵向课题研究的基础。
临科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江秀聪介绍,临科聚焦区域现实问题,坚持“小切口”融入,跨系部、交叉学科专业,组建了乡村振兴、临科智造、软件开发服务等27个科研创新团队,形成了临科“团队作战”的产业创新优势。通过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实施项目,厚植学校科研底蕴,学校“科技”底色更加鲜明,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底气更加充足,赋能产业发展能力不断显现。
迄今为止,临科获批实施各级各类纵向项目90项、专项经费260余万元,推进实施横向项目64项、合同经费总额720余万元,授权专利74项。为锤炼教职工科研创新能力,启动实施校级科研项目,组织申报校级科研项目125 项,立项重点项目23项、一般项目33项,项目经费 155 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一批可推广、能转化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增强学院在区域的影响力和整体科研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