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太湖、滆湖
运河、新孟河、德胜河
......
你的家,在常州的哪条河畔?
儿时是否和父辈一起
在河里抓过鱼、游过泳?
常州正在太湖治理中
重塑水做的江南
治水先治污
从“治”水到“智”水
让污水治理更高效
在新北区
污水系统管理
有个智慧“工作搭子”
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
前不久,龙城国控集团新景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通过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与西源污水处理厂进水的水量对比,发现数据不匹配。
当天16点05分,管理平台派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巡查,确认原因为:汽摩配泵站至西源厂(东仓岸段)污水压力管破损,导致污水冒溢至路面。
随即,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在发送故障报修信息的同时,通过远程操控系统第一时间停运汽摩配泵站。
抢修人员经过27小时连夜抢修,于次日19点30分成功修复压力管破损处。中心平台随即远程调度汽摩配泵站恢复运行,有效防止了生活污水污染河流及周边环境,保障了孟河镇汽摩配工业园区的生活污水的正常运行。
通过大数据比对,及时发现问题、最快效率解决问题,这得益于龙城国控集团构建起的覆盖全区的“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该平台将无人机传感技术与管道机器人智能巡检技术引入到污水治理中,建立起一个集“信息化+网格化+铁脚板”的污水管网智慧运维体系。
“这是我们的手机app,如果有管道疏通、应急检修等任务,会直接派单给相应的运维人员进行处理。”据该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的负责人介绍,依托物联网技术深度部署监测传感器,实时采集水位、流量、水质数据,AI算法精准诊断异常,预警准确率超95%,可快速定位管网堵塞、渗漏问题。同时,管道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高危区域排查,运维效率提升3倍以上,显著降低成本与安全风险。
目前,新北区十个乡镇(街道)的专业维护作业人员都配备了移动维护终端,后台数据与终端数据通信共享,形成中心管理、分区联动、2小时响应的信息化运维管理机制。
平台联合管网运维队伍共累计处理现场设施设备故障预警195项、有效处理污水管道异常50处,按时完成率100%。
2024年通过管道机器人巡查排查出的260余处问题,大部分均已紧急修复。
针对新北区污水管网及设施覆盖范围广、工程隐蔽等管理难题,新景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科技赋能治水,将精准的在线监测、先进的模拟计算、庞大的基础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无缝融合,搭建起由“管网资产管理、监测预警分析、自动化远程控制”等6个功能模块组成的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新北区污水收集处理的全覆盖。
目前,平台覆盖了全区约868.33公里污水管线、193座提升泵站、338座(349套)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新孟河23.2公里河道及附属建筑物的养护工作。其中,农村污水涉及361个自然村,并形成了“在线监控-预警报警-巡查养护-事件管理-远程控制-指挥决策-模拟分析”的线上管理机制,有效提升了运维管理效率与质量,降低了综合运营成本。
在科技赋能水务高效管理的同时,新景建设始终坚持“标准先行 技术赋能”的运维管理理念,修订《运维标准化手册》,对新北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行标准化运维养护,并依托历史运维大数据,提前对故障高发点与时段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为建设安全高效的城市地下生命线注入新动能。
依托该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新北区农村生活污水管网的日常养护时间平均减少约30%,事件响应速度提升约50%。
预计6月底,全区78个行政村“双60”治理率为100%,1167个自然村中完成953个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治理率达82%。
智慧水务管理全域覆盖
激活新质“水动力”
焕新水乡的江南记忆
来源: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吴文静
通讯员:刘希 顾凌明
编辑:史梦莹
校对:张钰颖 史灵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