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平台近期推出的“听抖音”功能,正逐步改变用户获取信息的习惯。该功能允许用户在不观看视频画面的情况下,通过音频形式接收内容,为用户带来了更为便捷的信息消费体验。
“听抖音”功能的推出,得益于用户对音频内容需求的增长。据抖音官方数据显示,平台上的人文社科、财经、时政类视频,有近10%的播放时长来自“听抖音”模式。这一数据表明,音频形式的内容在长文本创作者中颇受欢迎,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用户使用该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通过长按视频进入“听抖音”界面,调节音频播放速度,并设置定时播放。系统还会在当前视频结束后,自动播放创作者的其他作品,为用户提供了无缝的收听体验。
多位创作者对这一功能表示了认可和支持。抖音博主“张张别胡说”表示,他的时政新闻解说视频因信息量大,时长较长,适合以音频形式播放。有粉丝反馈,在开车或做家务时听他的视频,比观看视频更加方便。他认为,音频形式让内容传播场景更加多元化,用户可以在碎片时间中获取信息,同时获得放松。
“听抖音”功能也减轻了创作者制作视频的压力,让他们能够更专注于内容创作。对于一些深耕中长视频乃至超长视频的创作者来说,这一功能更是带来了新机遇。自2024年6月起,抖音上涌现出大量超长视频,如450分钟解读《红楼梦》、900分钟学完高中数学等,这些视频不仅获得了高点赞和播放量,还为创作者带来了大量粉丝。
读书博主“七月狂奔”便是受益者之一。她的视频内容以解读文学作品为主,时长多在十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她曾担心视频过长会影响播放量,但“听抖音”功能的推出,反而让她的作品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成为67万网友的赛博“读书搭子”。
音频行业的增长潜力也为抖音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已达到7.4亿人,声音经济产业市场规模达到5688.2亿元。抖音作为拥有超过10亿月活跃用户的平台,其用户行为正在从简单的浏览分享向深度创作和社交互动转变。
随着“听抖音”功能的不断完善,创作者可以通过优化音频内容来吸引观众,提升收听体验。然而,目前该功能仍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例如,尚未建立汇聚更多音频内容的推荐广场页,用户只能收听单一创作者的音频内容。创作者后台也暂时无法查看“听抖音”产生的明细播放数据。
尽管如此,“听抖音”功能的推出,无疑是对抖音内容生态边界的一次拓展。在当前多个内容平台都推出音频功能的背景下,抖音有必要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技术优化和策略扶持,将音频场景打造成用户浏览内容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