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工业设计竞争日趋激烈、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的大背景下,中工设计科学联合创新实验室于5月24日在苏州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正式启用。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宛如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工业设计领域激起层层涟漪,更为苏州全力打造“国际工业设计之都”注入强劲动能。
2025青苔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启动仪式
近年来,苏州将工业设计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前不久,苏州发布了《苏州市大力培育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要打造“国际工业设计之都”。而中工设计科学联合创新实验室的启用,正是苏州在这一征程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该实验室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发起建设,由国内顶尖的设计科研机构、高校以及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参与,汇聚了一批国内外工业设计领域的顶尖人才和先进技术。实验室将以设计科学为核心,聚焦工业设计的前沿技术和关键问题,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与创新。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实验室将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企业提供高品质的设计解决方案,推动苏州工业设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工设计科学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张凯教授介绍,工业设计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人机工程学、机械构造、摄影、色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当前,工业设计正从感性直觉的经验性向理性科学的逻辑性转变,这就需要更加专业的跨学科实验器材和方法。而由于资源条件受限,很多高校或企业都不具备完整的设计科学实验室。中工设计科学联合创新实验室就是为设计学原创性基础研究而生,并且面向全国高校硕博团队及企业研发部门开放。苏州工业总产值已达到4.7万亿元,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是实验室快速发展的良好土壤。与此同时,苏州要实现“高原”之上再筑“高峰”,需要尖端的工业设计人才支撑。中工设计科学联合创新实验室在功能与定位上将对标国际一流,为苏州集聚和培养一批复合型、研究型高端设计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实验室将搭建智能设计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多模态数据、算法模型、实验设备、专业人才等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提升设计科学研究的整体效率与质量。
作为实验室的建设方,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业务总部负责人白杨介绍,在国家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中工设计科学联合创新实验室的启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业设计作为制造业的关键先导环节,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苏州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通过打造“国际工业设计之都”,将为全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中工设计科学联合实验室不仅是技术设备的物理集合,更是知识生产方式的革新场。将吸引全球优秀的设计人才和创新资源汇聚苏州,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使苏州成为全球工业设计的创新高地。实验室将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探索智能设计的无限可能,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持续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不断提升中国设计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青国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