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启:质量管控的序章
当清晨5:40的闹钟响起,我摸黑起床洗漱。作为料场试验员,我特意提前20分钟到岗——设备预热是每日工作的序幕。6:15推开试验室大门,扑面而来的沥青气息混杂着机油味,这是我最熟悉的“早安问候”。
先把试验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查一遍,像压力试验机、马歇尔稳定度仪这些关键设备,都要提前预热和调试,只有确保仪器精准无误,后面的试验结果才能可靠。随后,我把当天试验要用的各类材料和工具准备好,电子天平、方孔筛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材料剖析:微观世界的精准把控
准备工作就绪后,我查看前一天的试验记录和生产报表,随即对新进场的沥青与集料展开检验。我熟练地从不同批次的沥青和集料中取样,然后带回试验室。
沥青检测:我把样品加热至标准温度,倒入针入度仪盛样皿,待温度恒定后精准测量针入度;软化点试验中,我紧盯试样在加热介质中的变形临界;延度试验时,目送沥青拉至细如发丝,直至断裂瞬间。
集料检测:我通过筛分法确定颗粒级配,冲洗法测算含泥量,压力试验机验证压碎值。每一步均严格对标规范,数据记录一丝不苟。
午间小憩:能量补给与经验共享
正午12点,食堂的一荤两素是忙碌后的慰藉。用餐间隙,我会和同事交流技术心得,分享工作趣事,紧绷的神经得以片刻松弛。随后在折叠椅上小憩,为下午的“攻坚战”蓄力。
生产监控:动态调整的精准脉搏
13:00,我抵达拌和楼,开启混合料生产的全程监控。从拌和楼随机取样,检测混合料的温度、油石比、马歇尔稳定度等指标。用红外温度计确保混合料温度达标;用燃烧法精准测定油石比,校准沥青配比;用马歇尔试件送入稳定度仪,验证其抗变形能力。
在生产过程中,我时刻留意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混合料的质量变化。一旦发现温度异常或配比偏差,立即与操作员联动,调整加热参数或物料投放量,将问题扼杀于萌芽。
日暮收官:数据沉淀与明日之备
17:45,夕阳为试验记录本镀上金边。汇总全天数据: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调整、生产指标……异常问题及处理措施逐一标注,形成完整的质量档案。
离开前,指尖轻触养护室中马歇尔试件的细腻纹理,仿佛预见了未来路面的坚实肌理。清理台面、关闭设备,结束这平凡却意义非凡的一天。
试验员虽隐匿于幕后,却以严谨与专业为公路质量铸就无形盾牌。每一组数据、每一次校准,皆是通往安全通途的无声誓言。
来 源 | 静宁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