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论坛
5月22日,在山西康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细胞培养间内,密闭生物反应器正常运转,天山雪莲细胞在恒温环境中快速增殖。20天的车间培育时间比原本生长在海拔4700多米雪线上的野生雪莲的自然生长周期缩短了上百倍,但活性成分却高出3至10倍。
“从野生种源筛选到稳定高产细胞系的建立,我们用了近二十年,获得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企业技术总监张帅指着培养器介绍,“目前雪莲培养物已实现规模化生产,成为国内唯一实现雪莲细胞规模化液体悬浮培养的企业,年产量约2吨,技术优势构筑了强大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技术赋能,质效提升,珍稀药材实现量产,“一粒细胞”的价值升级。
康宝生物十万级洁净车间内,雪莲细胞摇身变成片剂、粉剂等功能食品,自动化机械臂将雪莲片剂分装成盒。“目前,企业已推出5款雪莲培养物系列功能食品,在新增的两条自动化雪莲产品包装生产线加持下,企业产能翻倍,日产量达30万片。”山西康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主任武福官说。
康宝生物“一粒细胞”的技术突破,延续着企业瞄准国际国内生物医药前沿深耕的发展战略。而不远处,发力中医药现代化的振东制药,则走出了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在振东制药,全国首个苦参GAP种植基地、中药材全程可追溯系统,让“道地药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振东科技中心展厅,4700余种中药饮片标本整齐陈列。手机扫描标本旁的二维码,即可溯源药材的种植地、采收人、仓储条件等全流程数据。中药饮片生产车间主任杨彦清说:“我们车间每天处理药材8吨左右,其中80%来自平顺、黎城等县区,既保障原料品质,又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振东长治生产基地,一盒盒芪蛭通络胶囊正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完成包装,发往全国各大医院。作为振东集团的独家产品,芪蛭通络胶囊历时8年,完成690例临床试验,取得了良好结果。通过对传统中药产品进行二次开发,振东制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进一步阐明了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和临床疗效,建立了现代中药全面质量控制体系。
康宝生物与振东制药,一者以尖端生物技术破局,一者以传统药材现代化筑基,虽路径迥异,却共同诠释了“科技赋能”与“传承创新”的辩证统一。两家企业的愿景,共同折射出长治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雄心:不止于区域龙头,更剑指全球价值链高端。
而这样的雄心背后,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长治方阵”加速崛起。安博泰克药业有限公司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即将进入试生产阶段,将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综合性创新医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山西正来制药GMP易地技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其潞党参口服液以平顺道地药材潞党参为唯一原料,被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为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光益生无创光疗设备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致力于打造“光医疗之都”。山西奥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大孔径超导磁体及磁共振成像整机系统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龙头企业领航,生物医药产业从“点上开花”到“链上成景”。近年来,长治市确立了包括现代医药在内的10条重点产业链,把延伸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类药企以“链”布局、因“链”集聚、靠“链”发力,长治市生物医药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研攻关成效显著,已成为我市重要的优势产业。
今年,长治市立足差异化竞争优势,统筹推动中成药、生物制药、医药中间体等产业发展,确定了生物医药营收增长6%以上的发展目标。随着产业链集聚效应的不断显现,生物医药整体产业生态全方位创新迭代,不仅为长治带来当下的发展质量和速度,更储备了未来发展的无限潜能。(长治日报记者 贾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