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全球科技前沿领域迎来了双核突破的璀璨时刻。深海科技与可控核聚变两大战略方向同步迎来里程碑:
中国"奋斗者"号团队宣布新一代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深渊探索者"将于年底完成12000米级载人深潜试验,其搭载的国产钛合金耐压舱突破220MPa强度极限;
与此同时,中核集团"人造太阳"EAST装置实现1.5亿摄氏度1000秒等离子体运行,创下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新纪录,其配套的钨铜复合偏滤器关键部件实现100%国产化。
资本动向呈现冰火两重天:
高盛最新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深海科技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在深海矿产开发装备领域市占率有望突破35%;
摩根士丹利则指出,可控核聚变产业链2030年前将吸引超2000亿美元投资,中国在超导磁体、真空室等核心环节已形成完整技术闭环。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深海能源开发领域,单座深海热液发电站装机容量可达500MW,其单位造价仅为海上风电的60%,而聚变能商业应用后,每公斤氘氚燃料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00吨标准煤,这种能源革命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版图。
本文基于官方财报数据,筛选出深海科技和可控核聚变概念中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幅最高的6家公司,分享给大家共同研究。
第六名:中国船舶(600150)
核心优势: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双轮驱动,核聚变与深海技术深度协同。
核聚变领域:旗下七一九所中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冷却水取样系统项目,七二五所为BEST项目供货,掌握核聚变装置关键部件制造技术。
深海领域:拥有“探索三号”等科考船,布局深海探测、监测与资源开发,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0.99%,业绩爆发力强。
战略价值:作为海洋经济国家队,其技术积累与产业资源具备不可替代性,政策红利下有望持续领跑。
第五名: 远东股份(600869)
核心优势:智能缆网与深海装备双线突破,核聚变线缆技术国际领先。
核聚变领域:为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提供电线电缆产品,参与法国ITER项目线缆招投标及技术评审,联合研发超导带材与核聚变特种电缆。
深海领域:研发动态海缆系统,适用于漂浮式海上风电复杂海况,江苏如东基地建成行业首个智能化“灯塔工厂”。
增长潜力: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4.65%,清洁能源与智能电网领域订单饱满,未来三年业绩弹性高。
第四名:安泰科技(000969)
核心优势:材料科学跨界赋能,核聚变与深海装备技术同源。
核聚变领域:研发的钨铜复合部件应用于我国“人造太阳”EAST装置和ITER项目,自主开发的钨铜偏滤器可承受亿摄氏度高温。
深海领域:为“蛟龙号”“奋斗者号”提供钛合金锻坯、焊丝等关键材料,耐高温、耐腐蚀特种材料间接支持深海装备制造。
技术壁垒:作为金属新材料领域头部企业,其材料研发能力构成核心护城河,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第三名: 西部超导(688122)
核心优势:超导材料与高端钛合金双主业,核聚变与深海需求共振。
核聚变领域:为ITER项目提供低温超导线材,是国际核聚变项目核心供应商之一。
深海领域:为“蛟龙号”“奋斗者号”等深海探测器提供钛合金锻坯、焊丝,材料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成长逻辑: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3.85%,超导材料在核聚变与量子计算领域的应用拓展将驱动长期增长。
第二名:大西洋(600558)
核心优势:焊接材料龙头,核聚变与深海装备制造关键环节。
核聚变领域:开发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等核级焊接材料,部分产品应用于可控核聚变关键部件制造,与三大核电集团深度合作。
深海领域:焊材应用于潮汐能电站核心设备制造,为海工装备企业提供碳钢及低合金钢药芯焊丝产品。
市场地位:国内焊接材料行业市占率领先,部分产品打破进口垄断,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39%,业绩稳定性强。
第一名:高端制造的“隐形冠军”,新能源与硬科技时代的“材料革命者”
细分领域:特种钢材、特钢制品
深海科技:特种不锈钢及合金耐高温、抗腐蚀,适配海上风电、深海勘探、海工装备等极端环境,毛利率超40%。
可控核聚变:全球可控核聚变投资2030年前将超2000亿美元,中国“人造太阳”EAST装置实现1.5亿℃等离子体运行,公司CLAM钢为唯一国产材料,未来5年订单量有望翻5倍。
成长性: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88.76%
公司亮点: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端特钢材料制造商;完全掌握高性能CLAM电渣钢生产技术,成为国内首家成功突破6吨级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核聚变堆先进包层结构材料电渣技术的企业;海上风电领域,如皋基地年产能达15万吨高端装备零部件,是国内少数具备20万吨级风电铸件交付能力的供应商之一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信息来源于软件显示以及互联网公开数据,相关个股并非推 荐,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