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代表共同发起智能安全出行倡议。人民网 程明辉摄
人民网郑州8月23日电 (程明辉)8月21日,“安全新智慧出行新未来”2025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在郑州举办。这场汇聚行业权威专家、全国公交企业代表的盛会,以政策解读、技术交流、实践分享为纽带,勾勒出公共交通智能化、安全化发展的清晰蓝图。
政策红利释放,行业转型驶入快车道
论坛现场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公交车渗透率已达99.7%,电动化进程领跑全球。随着“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及新能源公交车更新补贴细则的落地,公交行业正迎来设备升级与模式创新的双重机遇。
与会专家分析,专项补贴政策不仅为车辆及电池更新提供资金保障,更通过动态调整机制引导行业向高效、低碳方向转型。“政策工具箱的持续丰富,让公交企业在设备迭代、技术研发上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底气。”一位长期研究交通政策的学者表示。
智能化升级已成为论坛共识。专家指出,当前公交行业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通过“车路云一体化”等技术应用,可实现运营效率与乘车体验的同步优化,这也是破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的关键路径。
技术创新发力,智能安全防护体系形成
论坛期间,宇通客车发布的新一代智能安全出行解决方案引发广泛关注。该系统以“全场景防护”为核心,覆盖行车、停车、盲区、应急四大关键场景,集成前向碰撞预警、驾驶员状态监测等25项功能,决策响应时间低至0.02秒,碰撞预警准确率达99.7%。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针对公交运营痛点的创新设计,开门预警系统可自动检测车门区域障碍物,内轮差制动技术有效降低转弯事故风险,驾驶员失能辅助系统能在紧急情况下触发限动力、驻车制动等8项联动操作。这些技术应用将公交安全防护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现场展示的系列化公交产品也体现了全场景服务能力,从10米级大容量车型到5-6米微循环车辆,可精准匹配干线运输、社区接驳、景区专线等多元需求,为构建“快干支微专”立体公交网络提供硬件支撑。
实践案例示范,创新运营激活民生服务
来自宁波、临沂等地的公交企业分享了转型经验。宁波北仑公交通过引入低地板车型、发展微循环线路,实现“进小区、通园区”的全域覆盖,服务满意度三年提升23个百分点;临沂公交打造的夜巴士、响应式停靠线路,不仅缓解了高峰拥堵,更成为撬动夜间经济的重要支点。
这些实践印证了“技术+服务”双轮驱动的有效性。数据显示,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公交企业,运营效率平均提升15%,事故率降低30%以上。“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从‘定点停靠’到‘按需服务’,公交服务正在向精细化、个性化转变。”一位参与分享的公交企业负责人表示。
论坛期间,行业代表共同发起智能安全出行倡议,提出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标准共建为基础、全链协同为保障的发展路径。与会者一致认为,只有凝聚产业链各方力量,才能让智能科技真正转化为民生福祉,让公共交通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
上一篇:固位力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