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通常是学驾照的高峰时段,随着低空经济的持续火热,今年以来,学“飞”考无人机执照,成为暑期“充电”新选择。在杭州、武汉、温州等地,许多无人机培训机构学员暴增,不少人希望以新技能作为进入低空经济的敲门砖。
巨大的人才缺口与广阔的就业前景,也催生一批培训机构进入。据了解,今年以来,仅湖北省就新增了上百家培训机构。为招揽生源,有机构打出了“保就业”的套路。有业内人士认为,“速成培训”培养的飞手,既无法应对复杂空域环境,也难满足企业降本增效需求,最终导致“考证热”与“就业难”并存。行业需建立培训质量认证体系,倒逼机构提升师资与课程含金量。
真火:学费过万元
依然挡不住的考证热
7月9日上午,武汉的室外温度超过35摄氏度,但在武汉光谷未来足球公园,四组无人机“飞手”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认真地练习无人机操控。
“我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如果能拿到无人机驾照,后续能拓展更多测绘方面的就业机会。”参加培训的武汉大学学生吕炜喆表示,现在有很多关于低空经济方面的信息,有了这个资格证,相当于多了一种选择。
和吕炜喆有一样想法的大学生不在少数。电鹰科技无人机培训学院招生主管吕霞介绍,从最近半年的报名情况看,报名人数一直持续增长,特别是进入假期,在校学生报名的数量有显著的增长。大多是希望通过学习新技能,在低空经济相关领域找到就业的机会。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全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达187.5万架。据测算,目前我国无人机操控员的就业人才缺口近100万人。广阔的就业空间,也让许多年轻人将考无人机驾照,作为未来求职一个可能方向。但相比考汽车驾照,拿到无人机驾照的成本并不低。
吕霞表示,目前,无人机机长执照的培训费用为1万元左右,零基础的新手,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培训,能一次性通过理论和实操两个科目的考生比例,大约为60%。即使有一定的门槛,仍没有挡住大众“考证”的热情。吕霞所在的培训机构,每个班招收30个学员。由于报名人数众多,最新的一期培训不得不新增了一个班。
在室外练习无人机操作的学员
虚火:六个考点停了仨
考证不是万金油
在无人机培训热潮下,新入局的培训机构也越来越多。吕霞表示,今年初以来,湖北省内已新增了上百家无人机培训机构。许多培训机构甚至没有教员,直接把招来的学生送到一些规模更大的机构去培训。
“为了吸引学员报名,一些机构开始打‘价格战’,收费比行业平均标准低一半,然后在培训时增加隐形消费的套路。”吕霞表示,还有一些机构甚至打出“包就业”的噱头,实际上只是联合一些招聘单位,收取学生的就业推荐费用。
“大学生暑期扎堆学无人机驾照,本质是低空经济催生的新职业风口。年轻人瞄准新兴赛道无可厚非,但‘包就业’宣传实则暴露行业虚火。”知名经济学家、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当前无人机应用场景虽多,从农业植保到物流配送,但市场对飞手的需求已从“会飞”转向“精飞”。“仅持证却无行业经验的毕业生,往往连面试门槛都够不上。”
吕霞也表示,从就业角度出发,有执照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再掌握跟行业应用相关的一些知识。许多规模大的培训机构,本身就是某一行业的无人机制造商,在培训时也会涉及一些行业应用。“比如在航拍测绘领域,不仅是飞上天按快门那么简单。要找好角度、测光线、拍到想要的场景,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采集数据后还要能建模,才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她说。
朱克力认为,行业规范迫在眉睫。他表示,监管部门需严查虚假宣传,建立培训质量认证体系,倒逼机构提升师资与课程含金量。对大学生而言,与其盲目追风口,不如先评估自身资源匹配度,选择与农业、测绘等垂直领域结合的复合型课程,才能让“飞手证”真正成为就业敲门砖。
行业的虚火,已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吕霞表示,目前,湖北省内能进行无人机执照考试的考点共有6个,今年3月至6月,有3个考点被关停整顿。她认为,随着低空经济的腾飞起势,未来的五到十年,相信会有更加非常完善的制度政策来规范行业,促使行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