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照母山下,柏林变电站的上空,随着一阵“嗡嗡嗡”的声响,一架装备了高清摄像头与红外测温技术的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精确操控下缓缓升起。这架无人机如同一名空中巡检员,肩负着对高压线塔进行细致检查的重任。
操控无人机的国网重庆市北供电公司输电运维人员李吉兵,正专注地注视着手中的操控器。他灵活地调整着无人机的飞行角度与速度,对高压线塔上的各个关键部位进行360度无死角的拍摄。从绝缘子串到金具,再到导线连接点,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无人机的“火眼金睛”。甚至连高压线塔上的微小螺帽,在高清镜头的捕捉下也清晰可见。
操控器的屏幕上,各种颜色层次分明。无人机利用红外测温技术,精准地扫描着设备的温度。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温度范围,从而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一旦发现异常,便能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意外状况的发生。
柏林变电站作为照母山片区的电力“心脏”,其周边分布着众多楼宇、核心商圈和交通枢纽,电力巡线任务异常艰巨。然而,有了无人机的加入,这一局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李吉兵表示,以前巡检高压线塔需要断电后进行,或者穿着厚重的绝缘服攀爬近一小时才能靠近检查,全凭肉眼和经验判断。而现在,无人机可以轻松地完成这一任务,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这架无人机不仅飞行稳定,续航能力强,一块电池就能持续飞行超过20分钟,巡检十多个杆塔。而且,它还具备精准的“诊断”能力,能够将隐患细节清晰地呈现在工作人员眼前。李吉兵介绍,以前每人每月最多巡检30公里,而现在无人机能够完成超过100公里的巡检任务,而且“把脉”更准,为电力保供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网重庆市北供电公司还在其管理辖区内设置了41个无人机机槽,实现了辖区内的全覆盖。这些机槽如同无人机的“停机坪”,让飞手们足不出户就能远程控制无人机进行巡视。无人机根据预设的飞行计划自动起飞,完成巡检任务后自主降落至机巢内,并启动充电程序,为下一次巡视做好准备。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配备了上千架无人机和一批智能化机巢,建立了高度智能化的无人机云端控制系统。这一系统的建立,不仅提升了电力巡检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公司还在不断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如5G、物联网和AI等,以加快打造更多智能巡检装备,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