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EAST)辅助监测系统”启动仪式在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平台隆重举行。该系统由西华师范大学联合北京大学、深圳市东方之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制实施,旨在面向国家未来大科学装置布局需求,构建具备自主可控、全天候、高海拔适应能力的台址环境监测能力体系,推动我国天文设施前沿选址和观测平台科学部署。
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明洲,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占文,州人大相关领导,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马仁敏,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系副主任教授王坤,深圳市东方之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舒琦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多家高端仪器设备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了系统的启动。
“EAST望远镜辅助监测系统”聚焦我国未来在青藏高原建设大口径光学望远镜所需的关键台址参数监测,集成了全天气可视度监控、夜天光强度测量、大气光学湍流剖面监测等多个子系统。系统依托冷湖优异的天文环境,构建具备扩展性、可成长性的可持续平台架构,为我国自主开展台址科学评估和望远镜部署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仪式现场,北京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及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项目建设背景、技术系统构成与实施路径。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EAST系统正式启动,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设备平台,并围绕系统架构优化、数据处理策略、未来大口径天文设施台址评估模型与多机构协同观测机制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此次“EAST望远镜辅助监测系统”启动,标志着我国在高原极端环境下推进天文基础设施选址与长期监测能力建设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该系统的建设将为我国未来超大口径地基光学望远镜的科学布局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与工程经验,助力我国在国际天文科研竞争中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跃升。
(海西融媒记者: 李颖红 张萍 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