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大模型终于学会回头「看」:中科院自动化所提出GThinker模型
创始人
2025-07-21 13:21:30
0

尽管多模态大模型在数学、科学等结构化任务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需要灵活解读视觉信息的通用场景下,其性能提升瓶颈依然显著。现有模型普遍依赖基于知识的思维模式,却缺乏对视觉线索的深度校验与再思考能力,导致在复杂场景下频繁出错。

为解决这一难题,来自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紫东太初大模型研究中心的研究者提出 GThinker,一个旨在实现通用多模态推理的新型多模态大模型。

GThinker 的核心在于其创新的「线索引导式反思(Cue-Guided Rethinking)」模式,它赋予了模型在推理过程中主动校验、修正视觉理解的能力。

通过精心设计的两阶段训练流程,GThinker 在极具挑战性的 M³CoT 综合推理基准上取得了超越了最新的 O4-mini 模型,并在多个数学及知识推理榜单上展现出 SOTA 性能,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泛化能力。目前,论文、数据及模型均已开源。

  •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506.01078
  •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jefferyZhan/GThinker
  • 开源仓库:https://huggingface.co/collections/JefferyZhan/gthinker-683e920eff706ead8fde3fc0

慢思考的瓶颈:

当模型在通用场景「视而不见」

当前,无论是开源的 Qwen2.5-VL,还是闭源的 GPT-4o,多模态大模型的能力边界正在被不断拓宽。尤其在引入了思维链(CoT)等慢思考策略后,模型在数学、科学等逻辑密集型任务上的表现得到了显著增强。

然而,这些进步并未完全转化为在通用多模态场景下的推理能力。与拥有明确答案和严格逻辑结构的数理任务不同,通用场景(如理解一幅画的寓意、分析复杂的日常情景)往往涉及:

  • 高度的视觉依赖:答案强依赖于对图像中多个、甚至有歧义的视觉线索的正确解读。
  • 复杂的推理路径:没有固定的解题范式,需要模型根据具体问题灵活组织推理步骤。

现有方法,无论是基于结构化 CoT 的,还是基于结果奖励强化学习的,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们在推理中一旦对某个视觉线索产生误判,往往会「一条道走到黑」,缺乏中途 「回头看」、修正认知偏差的机制。

现有主流多模态推理方法的特点与局限性

GThinker:

从 「思维链」 到 「再思考链」

为了打破这一瓶颈,研究团队提出了 GThinker,其核心是一种全新的推理模式 ——「线索引导式反思」(Cue-Guided Rethinking)。该模式将推理过程升级为一种更接近人类思维的 「思考 - 反思 - 修正」 闭环,它不强制规定僵化的推理结构,而是要求模型在自由推理后,对关键视觉线索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回溯验证。

Cue-Rethinking核心流程,虚线框代表可能进行

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 自由初始推理:模型根据问题和图像内容,自由地进行一步步推理,同时使用 标签标记出其所依赖的关键视觉线索。

2. 反思触发:在初步推理链完成后,一个反思提示(如 「Let's verify each visual cue and its reasoning before finalizing the answer.」)被触发,引导模型进入基于再思考阶段。

3. 基于视觉线索的反思:模型逐一回顾所有标记的视觉线索,检查其解释是否存在不一致、错误或遗漏。一旦发现问题,模型会修正或补充对该线索的理解,并基于新的理解重新进行推理,最终得出结论。

GThinker推理模式示例

以上图为例,GThinker 在初步推理中可能将图形误判为 「螃蟹」。但在再思考阶段,它会发现 「红色三角形更像虾头而非蟹身」、「蓝粉组合更像虾尾而非蟹钳」,从而修正整个推理路径,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虾」。这种机制使得 GThinker 能够有效处理有歧义或误导性的视觉信息,极大地提升了推理的准确性。

两阶段训练法:

如何教会模型进行再思考?

为了让模型内化这种强大的反思能力,GThinker 设计了一套环环相扣的两阶段训练框架。

GThinker 整体训练流程示例图

模式引导冷启动

不同于数理领域在预训练后自然涌现的反思能力,单纯依靠来结果奖励强化学习 「探索」 出如此复杂的再思考行为,不仅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因此,GThinker 首先通过监督微调的方式,为模型 「冷启动」 构建基于视觉线索的再思考能力。

为此,首先通过「多模态迭代式标注」构建了一个包含 7K 高质量冷启动样本数据集:利用 GPT-4o、O1、O3 等多个先进模型的互补优势,对覆盖通用、数学、科学三大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迭代式地推理和标注,生成了包含高质量再思考路径的训练数据。

在训练时,GThinker 采用「模式引导选择性格式化」策略,仅对那些基座模型会产生视觉误判的样本应用完整的 「反思链」 格式,其余则保留为标准推理格式。这使得模型能够学会在 「需要时」才进行反思,而非机械地执行。

激励强化学习

在掌握 「如何思考」 以及基于视觉线索进行 「再思考」 的能力基础上,GThinker 进一步引入基于可验证奖励的强化学习方法,设计混合奖励机制并构建覆盖多种推理类型的多场景训练数据,以持续激励模型在多样化任务中进行主动探索,从而实现思维模式的跨场景泛化迁移。

  • 多场景数据构建:广泛收集开源推理数据,并通过 embedding 聚类的方式进行均衡和多样性采样,从中精选包含约 4K 条多场景、多任务的强化学习训练数据集,为泛化能力的提升提供数据保障。
  • DAPO 训练:相较于 GRPO,DAPO 采用动态采样的方式,保证 batch 样本的有效性,并应用无 KL 和 clip higher 等策略,更适用于长链思考和探索,使模型学会在不同场景下选择最优推理方式。

  • 混合奖励计算:针对选择题、数学题等常见任务类型,分别采用精确匹配、Math-Verify 工具校验的方式计算奖励,对于通用场景下常见的开放式简答题,通过加入格式化响应让模型回答归纳到短语或单词的形式,以应用精确匹配的计算方式,从而确保了奖励信号的准确性和进一步拓展支持任务的多样性。

结果

在复杂、多步及多领域的多模态推理基准 M3CoT 上,GThinker 在多个场景的测试中超过当前先进的开源多模态推理模型及 O4-mini。

在通用场景(MMStar、RealWorldQA)、多学科场景(MMMU-Pro)及数学基准测试中,GThinker 实现了优于或不逊于现有先进模型的表现,证明了 GThinker 所学的再思考能力并未造成 「偏科」,而是实现了整体通用能力提升。

尽管 GThinker 的数据均为复杂推理任务构建,但经过这一方法及数据的训练后,当前最领先的开源模型依然能够在通用指标上进一步提升。研究团队选取了 OpenCompass 闭源多模态榜单中 10B 规模下最新排名前三的开源模型,在学术榜单上进行测试。结果显示,GThinker 在这三款模型上均带来约 1 个百分点左右的平均性能提升,进一步印证了其方法的有效性与泛化能力。

Demo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渔船电子证书正式上线 全流... 中新网杭州7月21日电(鲍梦妮)据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21日消息,浙江近日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内渔船电子...
人类月球日 月球建家园还有多远... 央视网消息:每年的7月20日,是“人类月球日”,这是为了纪念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
德国莱茵TÜV创新中心在上海启... 中新社上海7月21日电 (记者 许婧)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21日...
英国计划2026年春推出首批自... 中新社伦敦7月21日电 (欧阳开宇 李可奕)英国政府21日宣布启动一项关于自动驾驶载客服务许可计划的...
大量生成式AI完成备案,9月起...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生成式人...
原创 5... 近日,型号为GRL-AL20的华为新机入网,根据命名规则来看,它就是即将发布的华为Mate XT2。...
比特微电子申请视频编码方法及装... 金融界2025年7月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比特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
联通智网科技重磅发布两项车联网... 7月18日-19日,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以“向实同行,共创融合新生态”为主题盛大召开,由联通...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答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实习生范书晴 北京报道 2025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9月8日至10日将在北...
蚂蚁数科AI数据产业基地正式投... 近日,蚂蚁数科AI数据产业基地在太仓智汇谷·科技创新园正式投产。该基地作为苏州市首个AI数据产业基地...
逐际动力宣布获京东战略领投 全... 雷递网 乐天 7月21日 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LimX Dynamics今日宣布获京东战略领投...
链博会观察|从一块电池出发,解... 今年是链博会的第三年,也是苹果第三次携供应链企业来到现场。从蓝思科技、长盈精密到今年的欣旺达、山东创...
原创 特... 一天之内连退三步,特朗普终于说了句大实话,罕见承认中国帮了美国大忙,他的葫芦里又在卖什么药? 英伟...
苹果iOS 26公测版本周发布... 快科技7月21日消息,据名记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最新分析,苹果iOS 26公测版有...
7月人形机器人“订单雨”:当优... 整个7月人形机器人“国家队”订单频频落地。 继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瓜分中国移动1.24亿的采购大单,...
当大数据遇见AI:一场机器“读... 平时接触互联网的时候,我们好像常常忽略藏在手机背后的两样东西,那就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俩 “好帮手...
全球青年如何在AI浪潮中“锚定... 7月16日上午,江苏苏州,2025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主题论坛,与会国内外青年代表在会...
原创 火... 事了拂衣去,当一个人进入生命的最终章,进了1000℃的火化炉,一个多小时后就剩一捧灰。那这个人基因呢...
黄仁勋称33年每天承受压力,称... 来源:新浪科技 【#黄仁勋称33年来一直在压力中度过##黄仁勋回应华为是对手还是伙伴#】据央视新闻,...
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三亚锦标... 央广网三亚7月21日消息(记者 索迪)7月21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首场锦标赛在三亚开幕,这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