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刘帮 姚苏文 曹露 范典
7月23日,国网咸宁市咸安区供电公司调度员王晓露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对辖区配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对配网故障台区、跳闸线路快速预警并派发工单。今年以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践行“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构建新型县配调体系,强化计划停电管控,提升带电作业水平,供电可靠性持续提升。今年1-6月,全省平均供电可靠率达99.9869%,全省平均停电时间同比压降76.49%,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筑牢能源根基。
(小)打造数智融合配网调度新生态
配电网作为供电网络的“神经末梢”,覆盖城乡区域,连接千家万户,在保障电力供应、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打造“全景感知、柔性控制、智能互动、主配协同、安全可靠、管理精益”的新型配电网调度体系,国网湖北电力启动县配调管理提升工作,推动指挥体系更加高效、配调管控更加有力、智慧赋能更加强劲、服务效能更加卓越、专业根基更加稳固,并在咸宁先行先试。
7月15日21时06分,国网咸宁市咸安区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中心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监测到双溪10千伏陈祠线柱1号开关跳闸。调度员王晓露根据故障信息进行综合研判,她在2分钟内精准判断出故障点在柱站内与柱01开关之间。
21时08分,她随即电话通知双溪供电所外勤组赶赴该区段开展故障查找,同时按照“先复电、后抢修”原则,将柱01开关后续负荷转至10千伏五一线供电。
短短5分钟,王晓露就通过远程操控恢复10千伏陈祠线正常供电。21时11分,山乡又灯火通明。
国网湖北电力调度人员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监测10千伏线路运行情况
国网咸安区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中心副主任张锴表示,县配调管理提升以后,陈祠线恢复供电不仅较传统故障查找模式节省了2个小时,而且智能开关的远程操作大幅减轻了供电所的工作量。
县配调的“功效”不仅局限于配电网故障抢修,对新能源运行也能轻松“掌控”。
截至6月底,湖北新能源装机容量飙升至5321万千瓦,占比达40%,这一显著变化正深刻影响着配电网。
“配电网潮流从传统的单向流动转变为双向流动,波动愈发频繁,部分地区配电变压器及10千伏线路出现重过载现象,电压越限风险也随之增加。”国网湖北电力调控中心技术综合处雷鸣表示。
据了解,新型配网调度体系既能保障居民与企业的可靠用电,又能高效整合光伏、储能等分布式能源,助力能源结构转型,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核心支撑。
当前,咸安区共有4000余户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并网,总装机容量达46万千瓦。“我们通过新型配网调度体系,新能源出力大发时台区、线路重载等情况一目了然,调度人员可据此快速启动负荷转移、储能消纳等协同策略,在避免设备过载的同时,让每一度清洁电力都得到最大化利用,新能源消纳率超过97.5%。”张锴说。
目前,国网湖北电力在全省14家地市供电公司全域推进县配调管理提升工作,2025年1-6月,全省配电网用户平均停电时长、故障抢修平均处理时长、中压停电时户数同比下降76.49%、20.72%、76.41%。
(小)优化停电时户数管控
为提高群众用电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国网湖北电力聚焦频繁停电、重过载、低电压等治理难点痛点,紧抓计划停电管控关键点,全面提升供电可靠性。
在计划停电管控上,国网湖北电力贯穿市、县、所各级管理机制,构建省、地、县、所“1+14+105+1000”管控体系。实施时户数“归口化管理、预算式管控、双周式通报”,内部发挥调控专业纽带作用,配电、营销等专业各司其责,形成系统性管控合力。
“要算好提前量,打好主动仗,针对第一轮高温大负荷期间新增的低电压问题,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时间表,确保及时解决。”7月14日,在召开的7月第一次安全服务工作双周讲评会上,国网湖北电力主要负责人针对会议通报的安全生产、供电服务、供电可靠性等典型案例,进行中肯点评并提出具体要求。
国网湖北电力完成800余个大时户数停电事件分析的省级审核,组织开展典型案例的省地县三级通报、研讨50余个,“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逐步浸润到各层级、各专业。
除了在计划停电管控上严把关,国网湖北电力还开展配网“查缺陷”专项行动和供电质量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加强高故障线路整治,建立低电压、频繁停电和重过载问题快速治理通道。
炎炎夏日,全力守护高温下的可靠用电,让群众清凉度夏。6月15日,国网浠水县供电公司对10千伏高故障线路——和平线开展综合检修及线路改接,为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做准备。
在此次检修过程中,国网浠水县供电公司运用多元化手段,推动隐患治理项目化,采取大兵团作战方式,组织5支队伍122人,累计完成47处线路检修及改接任务。
国网浠水县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刘亮介绍,此次检修作业节省停电216时户,10千伏和平线供电能力进一步提升,线路改造后未再停电,有力保障了沿线居民清凉度夏。
1-6月,国网湖北电力累计完成3543条高故障线路综合检修,安装用户分界开关7906台、治理过流脱扣型开关1760台、加装线路间隔棒317组、绝缘喷涂1127处。检修后的线路停电次数下降24.45%,停电时户数下降79.68%,构筑起更可靠的配网输送脉络。
(小)革新带电作业技术手段
为提升供电可靠性,国网湖北电力做实配网“一转、二带、三临供”,通过“中低压发电+快速组网”技术,让企业生产不停歇、居民生活无干扰,真正将“零感知”从承诺变为现实,持续提升客户用电获得感。
6月27日清晨,仙桃市满庭春小区像往常一样苏醒,厨房飘出早餐的香气,空调外机持续运转,居民未曾察觉,一场为期8小时的电力“大手术”,在“零感知”中悄然完成。
为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国网仙桃市供电公司应用配电自动化“一键转供”功能,通过“中低压发电+快速组网”技术,供电员工动作娴熟地对小区配电室开关柜隐患进行带电作业消缺。
26日夜晚,发电车与带电作业车悄无声息进场作业,检修人员陈明举、赵俊恒穿戴厚重的绝缘装备,在开关柜前熟练操作。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更换故障部件、加固线路连接、优化通风除湿系统……他们克服狭小空间作业等困难,在次日凌晨6时顺利完成全部任务。让小区3000户居民的空调、冰箱仍在正常运转,整个检修过程让客户“零感知”。
1-6月,国网湖北电力配网共4343条线路具备“一键转供”能力,不停电作业化率93.78%。全省共配置中压发电车74台、低压发电车96台,为保障用户用电稳定性、提升供电可靠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外,随着配电网智能化升级进入加速期,带电作业机器人及配套装备成为提升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抓手。
7月14日,在武汉市江汉区长港路10千伏富强线9号杆塔下,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员工操作带电作业机器人,仅用1小时便成功消除一处发热缺陷,保障了周边1000多户居民的稳定用电。带电作业机器人突破单回路作业限制,在垂直双回路线路上也能灵活作业,其“手指”构造精密,操作精准,不仅减少了停电时间与范围,降低作业人员安全风险,还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下一步,国网湖北电力将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用更科学的电网调度、更智能的设备运维、更高效的供电服务,让可靠电力供给到荆楚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强电力支撑。
(来源:极目新闻)
上一篇:李开复豪赌“超级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