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7月25日电 (记者胡虹)AI能够随问随答,我们还需要学习吗?2025中高考各学科都有AI身影,我们该如何应对?我们怎么做才不会被时代淘汰?25日,由课堂内外携手中信童书打造的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读物——《科普周报》“AI来了”在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推出,将全领域解锁AI资讯,培养青少年AI思维,赋能青少年成长。
据了解,《科普周报》“AI来了” 是专为8~15岁青少年打造的“AI时代生存指南”,帮助青少年塑思维、强实践、启职业、创未来,并邀请了众多AI领域大咖、知名高校教授、教学名师撰稿,设置了“最强跨学科”“大咖专栏”“未来职业”“漫画AI”等14个多元栏目,紧跟全球AI领域动态,甄选最前沿AI资讯,帮助青少年最大限度打开视野;拥有100余所高校助力,获取第一手高校人工智能专业资讯,掌握未来职业密码;同时,结合跨学科应用,追踪中高考AI趋势,为学生解决刚需痛点。精美的插画、趣味的语言、特色漫画……也让复杂的AI知识轻松易懂、趣味盎然。
人工智能素养已经成为新时代青少年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科普周报》“AI来了”新品发布会上,中信出版集团陈炜董事长表示,人工智能不仅改变了未来的职业结构,也正在重塑青少年的学习内容和成长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希望为青少年提供一套适应技术变革的认知工具,帮助他们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学会思考、判断和选择,这正是创办《科普周报》“AI来了”的出发点。
此次中信出版集团与课堂内外携手,希望通过融合出版的内容力、教育的引导力与科技的前沿力,共同打造一份真正适合青少年的人工智能素养读物。这也是一份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教育创新尝试。
“当前我们的孩子正从‘数字原住民’加速向‘AI原住民’转变,对他们而言,重要的远不止是学会使用AI工具,更在于培养深刻的‘AI思维’。在AI时代,这种高阶思维能力是制胜未来的关键。”课堂内外董事长简渠谈到,希望以《科普周报》“AI来了”为起点,建立起一个包含出版物矩阵、人工智能素养测评、赛事活动、师生培训课程、教育论坛、研学游学等多维度的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教育事业新生态,助力中国青少年未来竞争力的提升。
发布会上,主办方还特邀知名科普作家严伯钧、人工智能教育专家谢作如,分别以《AI的发展趋势及对青少年未来职业的影响》和《AI时代教育大变革,家长和孩子应该如何应对》为题,为与会嘉宾、读者带来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