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深度科普:人类是“地球之子”,还是“宇宙来客”?
创始人
2025-07-28 22:40:40
0

人类起源,是一个横跨科学、哲学与历史的古老谜题,长久以来吸引着无数人的探索与思考。

在众多的理论与猜想中,“人类起源于地球” 与 “人类起源于外太空” 这两种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论。

“人类起源于地球” 的观点认为,人类是在地球本土的自然环境中,历经数十亿年的漫长进化,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逐步演化为如今的智慧生命。这一观点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如丰富的化石记录、详细的基因研究成果以及对生物进化规律的深入理解,它们共同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人类进化脉络。

而 “人类起源于外太空” 的观点,也被称为 “外源学说”。

该学说主张地球上的生命种子,可能是通过陨石撞击、彗星携带或其他未知的星际传播方式,从遥远的外太空来到地球,并在适宜的环境中生根发芽,逐渐演化出了复杂多样的生命形式。这种富有想象力的观点,虽然缺乏直接的、确凿的证据,但在一些现象的解释上,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两种观点,各自拥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支持的论据。接下来,本文将深入剖析 “人类起源于地球” 这一观点背后的诸多证据,一同探寻人类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的起源奥秘。

在人类起源的探索中,基因如同古老的密码本,记录着漫长岁月的故事。

其中,逆转录病毒基因的融入以及人类与地球生物的基因相似性,成为了人类起源于地球的关键基因证据。

人体内有 8% 的基因来自于逆转录病毒,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整合在自己基因中的。这些逆转录病毒基因的融入,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逆转录病毒的作用方式特殊,其核酸需要进入人类的细胞核,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人偶然得以将这些病毒基因整合在自己的基因中。随后,体内产生特殊的蛋白固定这些核酸,使它们无法产生作用,但是却可以向后代遗传。这一过程历经了无数代的繁衍,在漫长的进化岁月中逐渐稳定下来。

这些融入的逆转录病毒基因,并非只是基因组中的 “过客”,它们对人类的生存和进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让人类获得了抵抗某些病毒的能力。就像在与病毒的长期斗争中,人类巧妙地将敌人的部分力量化为己用,构建起了一道独特的免疫防线。这种基因层面的适应性变化,充分体现了人类在地球环境中不断进化、与各种生物相互作用的漫长历程。

当我们将人类的基因与其他地球生物进行对比时,会发现惊人的相似性,尤其是与哺乳动物。

人类体内的基因在动物体内也可以找到,尽管由于分化的历史比较久远,一些基因因为突变,使得极少几个点位和人类基因不同,由此导致了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构造的不同。但从宏观的生理作用发挥方式来看,都是在神经或者体液调节下进行的,这也导致人类和某些动物存在相似的行为。

以人类和黑猩猩为例,两者的基因相似度高达 98% 左右。从生理特征上,黑猩猩和人类一样有四肢,手指也能灵活抓握东西,面部表情丰富;在行为表现上,黑猩猩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用树枝掏白蚁吃,还会通过拥抱、亲吻等动作表达情感,群体里也有社交规则 。

从基因功能角度,人类和黑猩猩体内一些基因都负责免疫系统的工作,帮助身体抵御病菌,还有一些基因控制着大脑发育,让它们也有一定的认知和学习能力。这种高度的基因相似性,有力地表明了人类与地球生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亲缘关系,是人类起源于地球的有力基因证据。

从微观物质构成的角度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人类与地球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令人惊叹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如同隐藏在生命深处的密码,深刻地揭示了人类与地球万物同源的奥秘,成为人类起源于地球的又一关键证据。

人体虽然构造复杂精妙,但其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 原子,却与地球其他生物毫无二致。人体主要由碳、氢、氧、氮、磷、铁、钠、钾等原子构成,这些原子通过复杂的组合和相互作用,构建起了人体这座生命的大厦。从呼吸中吸入的氧气,到饮食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物质,它们都由这些基本原子组成,参与到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之中。

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无论是微小的细菌、庞大的大象,还是娇艳的花朵,也都由这些原子构成。在广袤的热带雨林中,参天大树从土壤中吸收矿物质和水分,其中包含着各种原子,这些原子参与到树木的生长、光合作用等生命过程中,与人类从外界获取原子并用于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如出一辙。这种基本原子构成的一致性,表明人类与地球其他生物拥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如同出自同一源头的不同分支,在漫长的生命演化历程中,各自发展出了独特的形态和功能。

人类与许多动物在外部形态上展现出显著的相似性。我们都长着一个鼻子、一张嘴、两只眼睛和两条腿,这种相似并非偶然,而是源于陆地脊椎生物拥有共同的进化始祖。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一些肉鳍类动物勇敢地爬上陆地,逐渐进化为现代的陆地脊椎生物,包括人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以人类和黑猩猩为例,两者在外部形态上就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黑猩猩同样拥有四肢,手指和脚趾也较为灵活,能够抓握物体。它们的面部特征与人类有一定的相似度,眼睛、鼻子和嘴巴的位置及形态都有相似的布局 。在身体比例上,虽然黑猩猩的四肢相对更为粗壮,躯干相对较短,但整体的身体结构框架与人类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这种外部形态的相似性,是人类与其他陆地脊椎生物同源进化的有力证据,表明人类在地球的生物进化长河中,与其他生物有着紧密的联系。

除了外部形态,人类与其他动物在内部结构上也体现出高度的相似性和适应性。

在骨骼结构方面,人类的骨骼系统与许多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有着相似的基本框架。我们的手臂和腿部骨骼,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前肢和后肢骨骼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诸多相似之处,都起到支撑身体、协助运动的作用。

例如,人类的手和蝙蝠的翼手,虽然在外观和功能上有很大差异,但骨骼的基本组成和排列方式却十分相似,都由腕骨、掌骨和指骨等构成,这被称为同源器官。同源器官的存在,有力地证明了人类与其他动物拥有共同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才逐渐演化出了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人类作为杂食性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介于食肉动物和草食动物之间。我们的小肠和大肠长度适中,既能够消化肉类食物,又能够处理植物性食物,以适应多样化的饮食结构。这种消化系统的适应性特征,充分表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地球上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是人类起源于地球的又一有力证据。

在生命的长河中,生殖与发育是延续种族、传承生命密码的关键环节。人类在这一过程中,与其他地球生物展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性,这些相似性如同紧密相连的纽带,将人类与地球生命的起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人类是两性繁殖的生物,从细胞层面来看,这一过程涉及到染色体向生殖细胞中的平均分配和新的双倍体染色体组的形成。当人类产生生殖细胞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平均分配到精子和卵子中,使得精子和卵子都只含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当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重新组合,形成了具有完整染色体组的新生命个体。

这种生殖细胞染色体的分配与新的双倍体染色体组形成过程,并非人类所独有,而是所有两性繁殖生物的共性。从小小的昆虫,到庞大的哺乳动物,从水中游弋的鱼类,到陆地上奔跑的猎豹,只要是通过两性繁殖的生物,都遵循着这一基本的生殖规律。

这种两性繁殖方式的历史相当久远,大概在几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它被众多生物所采用并传承下来,充分显示了其在生物繁衍和进化中的重要性和稳定性。这种高度保守的生殖方式,有力地证明了人类与其他地球生物在生殖层面的紧密联系,是人类起源于地球的重要证据之一。

尽管陆地脊椎生物的发育时间和过程存在差异,但在胚胎发育的初期,人类与许多动物的胚胎形态却非常相似,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很难分辨。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人类胚胎和其他动物胚胎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都有鳃裂和尾 。这些相似的特征,表明人类与其他动物在胚胎发育初期遵循着相似的基因调控程序,有着共同的发育基础。

以人类和鱼类为例,在胚胎发育早期,两者的胚胎都出现了鳃裂结构。对于鱼类来说,鳃裂是它们呼吸和生存的重要器官,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起着关键作用;而对于人类胚胎,鳃裂在后续的发育过程中会逐渐消失,并不会发育成真正的鳃,但这一现象却揭示了人类与鱼类在进化上的渊源,暗示着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曾经经历过类似鱼类的水生阶段。

又如,人类胚胎和鸟类胚胎在发育初期都有尾的结构。鸟类的尾在飞行和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人类胚胎的尾在发育后期会逐渐退化,仅留下尾椎骨。这种胚胎发育初期的相似性,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延续和表达,充分证明了人类与其他陆地脊椎动物拥有共同的祖先,在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机制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进一步为人类起源于地球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智谱发布新一代基座模型GLM-...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7月28日晚间,智谱发布了其新一代旗舰模型GLM-4.5。 与早期追求参数规模的...
华帝股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华帝股份(002035)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楚天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楚天科技(30035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5G应用蓬勃发展创造新增长点 在安徽省淮北市烈山经济开发区内一家5G光通信元器件生产企业车间,工人正在赶制5G网络通信光纤交换机电...
科大讯飞董事长称马斯克不懂AI... DoNews7月28日消息,近日,雪球平台某用户发文,对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评价马斯克一事提出质疑。...
人社部部署开展专业技术人才人工... 中新网7月28日电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自2025...
认为AGI和AI超级智能将揭示... 在今天的专栏中,我要探讨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观点:如果我们实现了AGI(人工通用智能)和人工超级智能(A...
豪迈科技取得一种侧板及轮胎模具...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1MW机架与供应链韧性:规划未... 人工智能时代数据中心运营商面临巨大挑战。耗电量巨大的新一代技术正在重塑数据中心架构,进而影响支撑它们...
扬森数控取得轴承套多位同步拆装...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厦门扬森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轴...
人人都能做电影,阿里AI首创电...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静 7月28日晚,阿里AI推出新的开源模型:电影级视频生成模型通义万相Wan2...
国投智能新总部“数字立方”启用... 内容来源:厦门日报 92.2米的楼高、22层的空间、17个创新实验室……日前,位于思明区前埔东路18...
华金焊接取得全自动制环设备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马鞍山华金焊接材料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 ... 新华社上海7月28日电(记者龚雯)28日,记者从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世界杯”夺冠,竞技突破折射海... 近日,2025 RoboCup巴西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事传来喜讯,在成人组中,清华火神队创造历史,成为...
北电数智WAIC首秀,展示星火... 来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7月28日晚间消息,近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
钉钉CTO朱鸿:AI已切换到下... IT之家 7 月 28 日消息,钉钉今天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举办了“AI 实干派”专场活...
精维电气取得快速扩散焊接加工设...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精维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冠品优创取得定子硅钢片结构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冠品优创智能控制设备(苏州)有限公司取得一项...
阿里云副总裁叶杰平:“Agen... AI Agent(AI智能体)作为最具落地潜力的形态,已成为驱动产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引擎。 在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