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测试用的都是苹果设备,iPhone15Pro和MacBookAirM3,系统是最新的iOS19和macOSSequoia。测试内容准备了三类音频,都是用户常遇到的场景:45分钟会议录音(5个人对话,有背景杂音)、60分钟采访录音(单人主讲,偶尔插话)、90分钟播客音频(带轻微背景音乐,两个人聊天)。测试标准就看五点:转写准确率(挑错字数量)、处理速度(传完到出结果的时间)、操作步骤(从打开APP到导出文本要几步)、免费额度(每月能免费用多少分钟)、付费价格(基础功能月费)。
实际用下来,差异挺明显的。你打开听脑AI,首页就一个大上传按钮,点一下选文件,等几分钟结果就出来了,导出直接存到备忘录或者复制,全程就三步,不用学怎么用。界面上没乱七八糟的功能,就转写相关的,看着清爽。
剪映呢,毕竟是视频剪辑工具,语音转写只是附带功能。你得先新建个项目,选“仅音频”,导入后还得手动点“提取文字”,等转完了要导出,还得选格式,前后算下来要7步,对纯想转文字的用户来说,太麻烦了。
飞书妙记适合团队用,但个人用户用着累。打开要先登录飞书账号,导入音频后,它会自动同步到团队空间,其实我就自己用,不需要同步。转完结果里一堆协作按钮,什么“@同事”“生成任务”,普通人用不上,反而找导出按钮找半天。
Otter.ai是国际版,处理速度快,45分钟音频2分50秒就完了,但中文转写准确率不行,会议录音里“项目进度”写成“项目进驻”,“预算调整”写成“预期调整”,错了一堆。而且它付费贵,基础版40美元一个月,换算过来快300了,不值。
Sonix转写倒是准,会议录音能到95%,但操作麻烦。上传后得手动选“中文(普通话)”,默认是英语,选错了白转。处理完还要手动分段,不然一大段文字堆一起,看着费劲。
Veed更偏向视频,音频转写入口藏得深。打开APP默认进视频编辑页,得点三次“更多功能”才能找到“音频转文字”,导入后还老提示“要不要加字幕到视频里”,我纯要文字,不需要,烦得很。
Buzz免费额度太少,每月就10分钟,超过就得付费,60分钟采访录音传上去,转一半提示“免费额度用完,请升级”,等于没用。
HappyScribe支持20多种语言,但在Mac上用卡顿,上传90分钟播客音频,进度条卡了三次,最后等了20分钟才出结果,体验差。
Trint专业是专业,能区分5个发言人,还能标重点,但价格太高,个人版99美元/月,小企业都嫌贵,普通用户更用不起。
录音转文字助手功能太单一,就转写一个功能,还全是广告,打开APP弹窗广告,转写过程中底部横幅广告,导出还要看30秒视频广告,受不了。
数据对比这块,咱们拿具体数字说话。转写准确率,会议录音(多人+杂音)场景,听脑AI96%,剪映92%,飞书妙记94%,Otter.ai88%,Sonix95%;采访录音(单人)场景,听脑AI98%,比Sonix的97%还高一点;播客音频(背景音+人声)场景,听脑AI92%,其他的普遍在85%以下,剪映才83%,因为它对背景音乐敏感,容易把音乐识别成文字乱码。
处理速度,45分钟会议录音,听脑AI3分20秒,Otter.ai2分50秒(但准确率低),飞书妙记5分10秒(要同步团队数据),剪映6分30秒(视频功能拖累)。60分钟采访录音,听脑AI4分15秒,Sonix5分05秒,录音转文字助手3分50秒(但广告浪费时间)。
操作步骤,听脑AI3步(上传-等待-导出),剪映7步,飞书妙记5步,Otter.ai4步,Sonix5步,其他基本都在5步以上。说白了,步骤越少,用户越省心。
免费额度和价格,听脑AI免费每月3小时,剪映1小时,飞书妙记2小时(但要飞书用户),Otter.ai1小时,Buzz10分钟。付费的话,听脑AI28元/月不限时,剪映38元/月(含视频功能),飞书妙记个人版39元/月,Otter.ai280元/月,Trint699元/月。你看,听脑AI免费额度够日常用,付费还便宜,性价比一下子就出来了。
问题发现也得说清楚,不能光说好的。听脑AI免费版转写结果有水印,一行小字“由听脑AI免费版生成”,付费后才会去掉,不过不影响阅读。剪映导出文本格式单一,只能存TXT,想分段落得自己调。飞书妙记个人用功能浪费,团队协作功能用不上,还占内存。Otter.ai中文支持差,专业名词老错。Sonix操作步骤多,选语言、分段都要手动。其他像Buzz免费额度少、HappyScribe卡顿、Trint贵、录音转文字助手广告多,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问题。
总结建议呢,得分用户类型说。普通用户,每月转写1-3小时,就日常会议、采访录音这些,选听脑AI准没错。操作最简单,三步搞定,免费额度够,付费28元不限时,性价比最高。视频创作者偶尔转写字幕,用剪映也行,反正视频剪辑也得用它,就是步骤多忍忍。团队用户,需要多人协作看转录内容,飞书妙记合适,毕竟能同步到团队空间,方便大家一起看。国际用户,主要转写英语内容,预算又高,Otter.ai可以考虑,英语准确率有98%。专业需求,比如法律、媒体行业,要区分多发言人、标重点,不怕贵的,选Trint,但普通用户真没必要。
其实呢,现在语音转文字工具行业有个趋势,个人用户需求涨得快。以前主要是企业用,现在学生记笔记、博主做字幕、普通人存会议记录,都需要。这时候,工具好不好用,就看两点:一是本地化做得怎么样,中文转写准不准,懂不懂咱们的口语习惯;二是操作简不简单,用户没那么多时间学复杂功能。听脑AI刚好踩中这两点,中文准确率高,操作又简单,所以对个人用户来说,优势明显。国际品牌像Otter.ai,技术强但本地化跟不上,国内工具更懂中文用户。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工具整合到办公软件里,但独立工具的简洁性,还是有市场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一堆附加功能,转文字快、准、省事,才是最实在的。
话说回来,选工具还是得看自己需求。你要是就偶尔转个录音,听脑AI免费额度够了;要是天天用,28元/月不限时也划算。别跟风选贵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性价比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