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对于全人类都有着重要意义,代表人类探索太空建造在轨科研站点的水平。美国为首协同多个国家,建造国际空间站时,故意把中国排斥在外,生怕中国接触到先进技术。
从1998年开始运行至今,国际空间站已经坚持了27个年头,其中俄罗斯发挥重要的合作效应,分工建造了多个功能舱。现在俄罗斯明确表示,国际空间站将要解体了,完成使命的装置将会分崩离析经过爆炸变为残骸,最终坠入太平洋无人区的飞行器坟场,随着国际空间站信息的变化,国际社会更为关注中国的天宫空间站,中国面向世界展开合作,已经邀请了17个国家合作?
俄罗斯参与的国际空间站曙光舱,是从27年前开始对接和运行,预计要坚持到2028年,再想办法维护,勉强支持到2031年也有可能,但是期间如果部件老化磨损严重,不排除随时都有提前关闭的可能。
实际上国际空间站早就超期服役了,美国在看到中国凭借自主专利技术,打造的天宫号之后,震惊之余,不愿意在中国的空间站运行时,主动下线。为了面子要勉强维持下去,以确保世界上很多国家看到美国依然是科技最全面的强国。
如果不是中国的天宫号横空出世,估计美国都早就让国际空间站退役了,将近30年前设计水平,使用的材料,和现在的科技相比,有着很悬殊的差距。而且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科技水平原本也有着鸿沟,但是中国竟然能如此迅猛之势追赶,让西方都感到震动和惊诧。
那国际空间站都用来干什么?在运行的这些年中,美国和其他合作国家,开展各种实验室项目,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能够比地球更有研发优势,同时在舱室外也设置试验平台,进行一些特殊的天文观测活动,对地球的探测试验,以及对生命科学的新项目研发等。
特殊的空间环境和能够提供特种材料和特殊医疗药品的生产加工等,因此美国在医疗产业方面,有着世界很多顶尖的药品问世的优势。
国际空间站能开展的学科研究,涉及多个门类和千余个项目,因此也在运行的几十年间,取得了很显著的研发成果。
除了开展科研,国际空间站还能推动通信,太阳能技术等研发,提升空间站的维修能力,对航天器和飞行器进行空间修复等,也有很明显的提升。
美国率领16个国家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这些国家都或多或少在这个项目中,分工承担一些任务,也在整体的科研中,更接近先进技术的核心。
现在俄罗斯方面证实,国际空间站很大可能会在2030年左右解体,坠入太平洋的最为偏远的区域,落入航天器残骸坟场,最终画上句号。
这让美国感到焦虑不安,西方媒体就此也发表过一些看法,认为还要坚持五年时间,美国的国际空间站,可能还会出现更多的故障和问题,原本设计的使用寿命只有15年左右,超期服役也只能坚持到20年,现在已经维持到了27年,再加上五年时间,相当于整体服役超过31年了。
国际空间站内部的老化磨损程度严重,很多部件无法维修和更换,并非缝缝补补就能坚持,因此美国为了面子坚持,实际上也对国际空间站的安全隐患增加了压力。
中国天宫空间站则在运行基础上,会在2030年左右,升级增加多个多功能舱室,从现在的T字形,扩展为+字型状态,最终能升级为干字形的构造,扩容之后可以从最初容纳3人在轨,增加到6人同时在轨开展工作,总体的规模也会升级到180吨级,能够为我国未来的载人探月和实施火星探测等,提供中途的中转港的支持。
我国空间站从设计理念,到实施的一些尖端的功能构造,都比国际空间站更优异,而且有多达17个国家的科学家,陆续经过了我国的审核,未来会以更为合适的方式,参观或者开战合作等。
中国的太空技术,进展如此迅猛,美国为首的西方是无法接受的,更觉得科技垄断的优势被打破,权威扫地面子都丢光了,但是无法阻挡中国凭借实力打造的空间站技术飞跃,因此到任何时候,都是实力在握才是威慑敌人的最好武器。期待天宫号空间站平稳安全运行,顺利有序升级,为科研工作和太空探索,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