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对今天的中国来说,我们面前,至少还横着三座必须翻越的“火焰山”。
我们的登月舱“揽月”重达26吨;返回舱“梦舟”重7吨。要把这两个大家伙,加上宇航员、燃料、各种设备,一口气扔到月球轨道,我们需要一根能把超过27吨重物“甩”出地球的“超级弹弓”。
我们正在研发的“长征十号”重型运载火箭,总重量超2100吨,比我们目前最大的火箭“胖五”重两倍多,从900吨到2100吨,这其间的技术跨越就如同从自行车直接升级成航天飞机一般。
在地球上,飞船回家,可以撑开巨大的降落伞,晃晃悠悠地飘下来。但在月球上,不行。
我们的“揽月”登月舱想要在月球上平稳着陆,只能靠自己屁股后面的发动机,一边往下掉,一边往上喷火,玩一手惊险刺激的“反推减速”。
这个过程,不能有丝毫差错。推力大了,直接又飞回去了;推力小了,就成了月球上的一个“陨石坑”。每一次降落,都是一次在刀尖上的舞蹈。
把人送上去,还得接回来。我们的“梦舟”返回舱将面临一个史诗级的难题:如何在月球上,独立完成一次火箭发射?
在地球上,发射火箭,我们有发射塔,有燃料加注系统,有成百上千的地面人员保驾护航。
但在月球上,什么都没有。“梦舟”必须像一个孤胆英雄,仅凭自身携带的系统,点火、起飞挣脱月球引力,奔向地球的怀抱。
这三座大山,每一座都足以让世界上99%的国家望而却步。
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手中,已经悄悄地握住了两张让对手都羡慕不已的“王牌”。
宇航员在月球上执行任务,总不能玩“失联”吧?怎么跟地球保持联系?尤其是在永远背对地球的月球背面。
我们早就想到了。通过“鹊桥一号”和“鹊桥二号”两颗中继卫星,我们已经架设起了一个覆盖全球的“地月通讯网络”。
我们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能跟月球背面进行7x24小时实时视频通话的国家!就连一直想抢先我们重返月球的美国,直到今天,都还没解决这个“信号”问题。
前面说了,在月球上降落,就像一次高难度的“泊车”。而这项技术,我们早就练得炉火纯青了。从嫦娥三号到嫦娥五号,我们的无人探测器,每一次在月球的降落,都是一次完美的“软着陆”教科书。
“玉兔号”月球车,在月面上留下的那一道道车辙,就是我们技术自信最好的证明
事情说到这个点,里我们必须明白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我们今天费尽心机要去登月,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像60多年前的美国那样,上去插个旗,拍个照接下来宣布“我们赢了”吗?
不我们的格局,远不止于此。美国当年的“阿波罗计划”,更多是一场政治秀。所以当他们赢了冷战后,就再也没回去过,甚至连相关的技术都流失了,导致今天想重返月球,都得从头再来。
而我们的目标,从一开始,就不是“登上去”,而是“留下来”。按照我们的规划,2030年前,我们不仅要实现载-人登月还要在月球上,建立起一个永久性的科研基地!
我们将成为月球上的“常住居民”。们要解决在月球上种菜、循环用水、抵御陨石、保护宇航员健康等一系列科幻电影里才有的问题。
我们的征途,是把月球,变成人类走向更深远宇宙的第一个“前哨站”和“加油站”。
当中国宣布要在2030年前载-人登月时,为什么美国会突然沉默?因为他们看懂了。我们玩的,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关乎人类未来的“马拉松”。
我们想的,不是一次性的胜利,而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当我们的宇航员,在那片寂静的土地上,建立起第一个属于中国的月球基地时,那不仅仅是中国航天的胜利,更是全人类向着星辰大海,迈出的又一个坚实的脚步。
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诗词里幻想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千年后我们将亲自踏上那片土地,告诉他们:青天我们来了。而且我们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