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仅半小时,市场再度被电池板块点燃。
固态电池指数高开高走,盘中涨超1%。CS电池指数最高冲至1.34%,成份股派能科技大涨超6%,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纷纷跟涨。
而我长期跟踪的电池ETF(561910)今年涨幅已超17%,在跟踪CS电池的ETF中位居第一,走势尤其强劲——自4月8日见底以来持续震荡上行,多条均线均处于上行通道,趋势信号非常明确。
但这不只是短期行情。
真正支撑这一波走势的,是背后接踵而至的产业级利好。在我看来,最近两天固态电池领域的三则重磅消息,很可能意味着这个行业正迎来 “量产”的关键转折点。
一、先导智能:拿下全球订单,整线设备已实现突破
昨日,先导智能在互动平台明确表示,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并拿下了多家国内外行业头部企业的设备订单——包括欧美日韩客户和国内主流电池厂、车企。
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已经开始输出“量产级整线方案”,并且获得重复订单。
这说明什么?说明全固态电池的制造工艺正在被验证,电池生产设备巨头已经做好了大规模交付的准备——这是产业化前提。
二、上汽MG4半固态电池版登陆工信部,10万级市场迎来“安全革命”
如果说先导的消息是B端的突破,那么上汽MG的动作,则是C端市场一颗重磅炸弹。
全新MG4半固态电池版日前已正式完成公告,预计8月29日上市,年内批量交付。最关键的是:这不是百万级豪车,而是10万级电动车。
它搭载的半固态电池,液态电解质含量仅5%,已接近准固态水平,我愿意称之为“半固态电池普惠化元年”的开启!半固态电池不再只是概念或高端车型的噱头,而是真正走向大众市场。
三、SMM技术大会明确路径:2030全固态渗透率有望达4%,消费电子率先应用
而在行业前瞻层面,SMM全球电池技术大会给出了系统性的预测与判断:
到2030年,全球全固态电池渗透率有望达到4%,2035年逼近10%;
消费电子(如高端手机、无人机)可能最早规模化应用,渗透率预计2030年达12%;
电动车领域潜力最大,但取决于降本速度;
硫化物路线最被看好,预计占43%市场份额。
但也必须理性看待,目前全固态电池的成本很高,大约是液态电池6-8倍,而且还面临着供应链不成熟、材料工艺待解等挑战。
“量产”之路注定是一场长跑,但发令枪已经响起了不是吗?
今年以来固态电池接连走强,固态含量占比超四成的电池ETF(561910)最近两个月已经获得超1.5亿的资金大幅加仓——这其实不仅是市场情绪、资金看好的体现,更是产业拐点的映射。
在我看来,这一轮电池行情的本质,是市场对技术迭代实现临界点的正面投票。电池行业的技术叙事,已正式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而这一次,中国企业没有掉队。
作者:三好金融民工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