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次接触 Claude Code,都会忍不住直接甩一句「帮我写个代码」。结果往往不尽人意——AI 给你一坨能跑但不可维护的“屎山”,改来改去,最后比自己写还费劲。
其实问题根源不在 AI,而在沟通方式。AI 再聪明,也无法读心。如果需求模糊、边界不清,那它只能“猜”。一旦猜错,你得到的就是错误实现,或者堆满技术债的代码。想要和 Claude Code 高效协作,需要养成一个习惯:先让需求不带歧义,再让 AI 参与实现。
找一个顺手的需求文档工具(常见的文档协作平台都可以),把新需求详细描述清楚。标准是:
完成后,再把这份文档粘贴给 Claude Code。记住:如果最后产出的代码是一座屎山,问题不是 Claude Code,而是你文档不够清晰。
第一次把需求丢给 Claude Code 时,千万别一上来就要求“写完整代码”。
正确的做法是在需求末尾加上这样一句话:
不要急着写代码!先理解需求,给出实现思路,我们先讨论,看还有啥需要我决策的点? ultrathink
这样一来,Claude Code 会先帮你拆解需求,提供设计思路、可能的实现方案、边界条件。你可以和它反复确认,哪些地方需要你拍板决策,再进入代码环节。
这种方式会让后续的实现更加稳健,减少返工,避免技术债,真正发挥出 AI 的价值。
如果你也想试试 Claude Code,可以通过这个入口体验👉 aicoding.sh/i/admin(纯分享)
很多新手和 AI 合作时,把失败归因于“Claude Code 不行”。
但真相往往是:输入垃圾,输出必然垃圾。
当你能做到「文档无歧义」+「先思路后写码」,Claude Code 才会成为一个可靠的结对编程伙伴,而不是一个制造麻烦的“代码工人”。
从今天开始,试试这套两步走,你会惊讶于:AI 不仅能写代码,还能帮你思考设计、优化实现,减少未来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