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 新华社发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原定24日实施第十次试飞,但在发射前宣布因地面系统故障取消。该公司没有立即宣布新的目标发射日期。
“星舰”今年已经有过三次试飞,均以飞船解体或助推器爆炸告终。舆论认为,即将进行的试飞对“星舰”而言无异于一场“生死之战”,引起各方关注。
试飞目标包括部署模拟卫星
“星舰”原计划当地时间24日从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的基地发射升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发射窗口开启前十多分钟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宣布,当天发射任务取消,原因是“任务团队需要时间解决地面系统故障”。
据该公司介绍,第十次试飞的目标包括:提供初始动力的“超级重型”助推器脱落并受控溅落得州附近海域,第二级飞船进入太空,飞船重新点燃发动机并部署所携带的模拟卫星。。
“星舰”火箭总长约120米,直径约9米,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级是长约70米的“超级重型”助推器,第二级是“星舰”飞船,两级均可重复使用。该火箭的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乃至火星。
在“星舰”今年已实施的三次试飞中,上述任务无一完成。此次试飞将不再重复“筷子夹火箭”的操作。在今年1月和3月试飞中,“星舰”发射升空后,助推器返回发射场,被发射塔上的机械臂在半空中“夹住”,从而成功实现捕获回收助推器。
“星舰”这款火箭不可靠?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多次试飞失败显示“星舰”火箭恐怕靠不住。这还令人怀疑,美国2027年重返月球任务能否如期展开,以及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探索火星的雄心能否实现。
英国咨询企业梅森研究公司太空事务分析师达拉斯·卡萨博斯基说,“星舰”已经多次试飞,但“成功少于失败”,没法证明这款火箭可靠,此次试飞任务因此压力极大。工程师出身的评论员威尔·洛基特认为,由于先前试飞均缺乏重型载荷测试,“星舰”的设计概念“本质上有缺陷”。他说,为了搭载足够载荷,“星舰”自重较轻,也因此“较弱”,导致最近几次试飞出现结构性失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前宇航员、南加州大学航天工程教授加勒特·莱斯曼说,目前很难预料“星舰”将如何收场。他说,“星舰”很可能压根行不通,但也有可能彻底革新人类探索宇宙的活动。
曾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代理局长的珍妮特·佩特罗说,愿意“押注”在“星舰”上。“虽然这一年颇多波折,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是一家相当认真积极的企业。”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