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秒宇宙来电炸锅48年!天文学家最新发现:外星人竟是乌龙?
创始人
2025-08-31 01:42:00
0

48年前那个夏天,天文学家杰里·埃曼在数据纸上写下“哇哦”两个字时,恐怕没料到这俩字会成人类对宇宙最大的“单相思”。72秒的无线电信号,让我们猜了快半个世纪的“外星来电”,现在最新研究甩来一句:不好意思,可能是星际云打了个“氢线饱嗝”。别急着骂“白激动”,这事儿比外星人更有意思——人类在宇宙里找邻居的执念,原来比外星飞船更值得说道说道。

一、1977年的“宇宙热搜”:当“哇哦”成了人类的“宇宙漂流瓶”

1977年8月15日,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大耳朵”射电望远镜像个蹲守瓜田的八卦记者,突然捕捉到一段不同寻常的无线电波。这信号有多特别?窄带(像人类广播那样精准的频率,不是自然界乱炖的噪音)、超强(比背景辐射强了不少)、还挺能唠(足足说了72秒)。几天后,杰里·埃曼翻数据时瞅见这玩意儿,手里的笔都抖了——搁现在,相当于你刷到条“宇宙热搜”,标题是《震惊!外星人给地球打call,通话时长72秒》,后面还带个爆字。

于是他在打印纸上划拉了俩字:“Wow!”。这一划拉不要紧,直接给人类的“外星文明妄想症”开了个2.0版本。在此之前,我们聊外星人还停留在科幻小说里的小绿人;这下好了,有“实锤”了!窄带信号?那肯定是智慧生命干的,自然界哪有这么讲究的“频道”?持续72秒?说明对方要么是个话痨,要么是故意让我们听见。当时的科学家们跟打了鸡血似的,纷纷脑补:这不会是外星文明的“星际漂流瓶”吧?里面是不是写着“我们在这儿”?

接下来的48年,这“哇哦信号”成了宇宙版的“未解之谜”。有人说这是外星飞船的引擎声,有人猜是他们的电视台信号,甚至有民科脑洞大开:“这是外星人在报时!72秒对应他们星球的一天!” 反正怎么浪漫怎么来,就跟咱们看流星时非要许愿一样,明知道大概率没用,但就是忍不住——宇宙这么大,要是只有人类,多孤单啊?就像你点了个10人套餐,结果餐厅就你一个顾客,服务员都尴尬得想钻桌子底。

二、科学侦探破案记:从“小绿人”到“星际云”,人类的“宇宙猜谜”日常

但科学家毕竟不是浪漫主义诗人,他们是宇宙侦探,讲究“让证据说话”。这些年,为了搞清楚“哇哦信号”到底是谁打的,人类没少折腾。一开始,大家把“嫌疑人”锁定为“外星文明”,毕竟这选项最刺激。但很快,侦探们发现不对劲:这信号就跟夏天的雷阵雨似的,下完就没影了。48年了,“大耳朵”换了好几代,射电望远镜越造越灵敏,愣是没再收到第二次。你说外星人这么老远打电话,就响一声?这也太没诚意了,比快递员打电话“您的快递放驿站了”还敷衍。

于是“嫌疑人”开始换人。有人说是地球人造的,比如卫星信号串台了?但1977年的卫星技术,还没本事发出这么窄带、这么强的信号,再说“大耳朵”专门过滤了地球干扰,相当于给望远镜戴了个“降噪耳机”,地球杂音进不来。那会不会是彗星?2017年有科学家猜,可能是某颗彗星的氢云释放的信号。结果一查轨道,那彗星1977年根本不在那片天区——相当于你怀疑隔壁老王偷了你的菜,结果老王那天在外地出差,完美不在场证明。

这下轮到新研究登场了:波多黎各大学的团队,带着“太空考古学”的工具(其实就是用现代技术重新扒拉1977年的老数据),宣布了新发现——“凶手”可能是星际云。具体来说,是星际云里的氢原子“突然增亮”,打了个“氢线喷嚏”。

这里得科普下“氢线”:宇宙里最多的元素是氢,氢原子会发出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1420兆赫兹,相当于氢原子的“身份证号”)。平时这“身份证号”挺低调,跟背景板似的;但要是遇到特殊情况,比如旁边有个“暴躁老哥”——磁星耀斑(中子星的超强磁场爆发,比你手机快充强1亿倍)或者软伽马射线重复器(宇宙里的“闪光灯”,时不时亮一下),就可能把氢原子“晃瞎眼”,让它们的“身份证号”突然变亮,被地球望远镜捕捉到。

简单说,“哇哦信号”可能不是“外星来电”,而是宇宙里的“自然现象小剧场”:星际云里的氢原子正在晒太阳,突然旁边的磁星“放了个烟花”,氢原子被照得“脸都亮了”,正好被“大耳朵”瞅见。这剧情虽然没外星人刺激,但比外星人靠谱多了——至少,星际云和磁星是我们已经证实存在的“宇宙居民”,而外星人?至今还是个“都市传说”。

三、为什么我们总希望是外星人?人类的“宇宙孤独感”诊断报告

看到这儿,估计有人要emo了:搞了半天,不是外星人啊?白激动了!别急着emo,先聊聊为啥我们这么希望是外星人。这背后,藏着人类刻在DNA里的“孤独感”。

你想啊,宇宙多大?直径930亿光年,里面有2万亿个星系,每个星系又有几千亿颗恒星。就拿银河系来说,恒星数量比地球上所有沙子加起来还多。这么大的地方,要是只有人类一种智慧生命,岂不是太浪费了?就像你买了个1000平米的豪宅,结果只放了张单人床,剩下的空间全空着,保洁阿姨都得骂你“败家”。

这种“浪费焦虑”,就是费米悖论的通俗版:“他们在哪儿?” 1950年,物理学家费米聊起外星人时突然发问,结果成了科学界的“世纪之问”。按理说,只要有一个外星文明比我们早发展100万年,他们的探测器早该把银河系逛遍了,怎么我们连个外星快递盒都没捡到?

于是人类开始自我安慰:可能他们躲起来了(“动物园假说”),可能宇宙太大我们还没收到信号(“通讯延迟”),也可能……他们早就给我们打过电话了,就是那个“哇哦信号”! 这种心态,跟你等暗恋对象消息时的状态一模一样:对方回个“嗯”,你能脑补出一部偶像剧;对方没回,你能纠结到天亮。“哇哦信号”就是那个“嗯”,让我们觉得“宇宙不是单相思”。

更别说,我们对“外星文明”的执念,本质上是对“人类不孤独”的渴望。你想想,人类历史上打过多少仗?吵过多少架?要是知道宇宙里还有“邻居”,说不定能团结点——“别内斗了,外星人还看着呢!” 就像小区里要是来了新邻居,之前老死不相往来的住户,说不定会凑一起嘀咕:“哎,那家是干嘛的?” 这种“共同话题”,比啥都能拉近距离。

四、科学的“扫兴”与伟大:把“浪漫妄想”变成“宇宙说明书”

但科学的可爱之处,恰恰在于它的“扫兴”。它总能在我们沉浸在浪漫幻想时,递过来一杯冷水:“醒醒,该干活了。” 这次“哇哦信号”的新解,就是典型的“科学式扫兴”——但这种扫兴,其实是另一种伟大。

你以为科学家不想找到外星人吗?他们比谁都想。但他们更清楚:比起“找到外星人”,“搞清楚宇宙怎么回事”更重要。就像医生看病,不能光靠患者说“我觉得我得了绝症”,得做检查、看报告,不然误诊了咋办?

历史上,人类没少闹过“把自然现象当外星人”的乌龙。1967年,英国科学家乔斯林·贝尔发现了脉冲星(旋转的中子星),那信号规律得像钟表,她当时差点以为是“小绿人”发的,还起了个代号“LGM-1”(小绿人1号)。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子星的“心跳”——比小绿人带感多了!中子星密度多大?一勺子就有几亿吨,比你家冰箱还重,这种宇宙奇观,不比“外星小绿人”酷?

“哇哦信号”也是一个道理。就算它不是外星来电,这次发现的“星际云氢线增亮”也很有意思啊!磁星耀斑怎么触发氢线增亮?星际云的结构会不会因此改变?这些问题的答案,能帮我们写一本更厚的“宇宙说明书”。以后再遇到类似信号,我们就不会瞎猜了:“哦,这是星际云又‘打喷嚏’了。” 科学就是这样,把一个个“未知”变成“已知”,就像拼图,拼一块就离全貌近一点——虽然拼到最后可能发现,宇宙比我们想象的还复杂,但那又怎样?拼的过程本身就够爽了。

五、下一个“哇哦信号”:人类的好奇心,才是最靠谱的“星际通讯器”

现在,波多黎各大学的团队说了:“研究还没最终结论。” 意思是,“星际云背锅”这事儿,还得再查查。说不定过两年又有新发现:“不对,是磁星耀斑旁边的黑洞打了个哈欠!” 但这正是科学的魅力——它不打包票,只说“目前我们能确定这些”。

而我们,与其纠结“外星人到底来没来过电话”,不如想想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哇哦信号”能让我们激动48年?因为它代表了人类最宝贵的东西——好奇心。就像小孩看见蚂蚁搬家能蹲一下午,人类看见宇宙里的“异常信号”,也能琢磨半个世纪。这种好奇心,比任何“外星来电”都靠谱。

说不定再过几十年,我们的望远镜更厉害了,真能捕捉到外星文明的信号。到时候,科学家可能会在数据纸上写下:“Got it!”(收到!)。但就算收不到,也没关系——宇宙本身已经够精彩了:会“打喷嚏”的星际云,会“放烟花”的磁星,会“心跳”的脉冲星……这些“宇宙居民”,哪个不比小绿人有意思?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人类在宇宙里找外星人,就像小孩在沙滩上找贝壳。就算没找到最漂亮的那个,捡了一兜子普通贝壳,回家串成风铃挂在窗边,风吹过的时候叮铃铃响——那也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啊。

至于“哇哦信号”?它不是外星文明的来电,而是宇宙发给人类的一条短信:“嘿,抬头看看,我比你想象的还好玩。” 而我们的回复,应该是:“收到!这就来探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科创路演点燃创新火花 220项科技成果集中展示,34个优质项目路演发布,17个技术成熟度高的重点合作项目现场签约……8月2...
聚焦2025数博会 | 短临气... 8月29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之贵州省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成果发布暨供需对接活动在贵阳举...
华为MatePad mini对... 华为近日宣布,将于9月4日举办新品发布会,届时将推出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手机以及备受期待的首...
活了这么多年,头一次见激光雷达... 说真的,车顶激光雷达对审美的打击,不亚于手机上的刘海屏。 不管多好看的溜背曲线,给你头上装个雷达(甚...
贵州省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成果发... 8月29日下午,贵州省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成果发布暨供需对接活动举行,现场发布“黄小西”等10项大模型...
小红书揭秘:FinOps实践下... 在云计算日益成为互联网企业业务运行重要支柱的当下,如何高效管理和优化云资源成本,成为了行业内普遍面临...
【2025数博会】浪潮集团发布... 8月29日,浪潮软件集团聚焦智慧消防破解养老机构消防难题,在2025数博会上发布了“科技守护民政安全...
“什么是情?这就是情啊!” 无论队伍行至何处,同学们一口气连唱四五首歌 双手随着乐曲轻轻摆动,仿佛在与逝去的岁月挥手 聊着家常...
华为云伙伴大会聚焦AI时代,共... 近日,贵阳迎来了一场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盛会——华为云Grow&GoCloud伙伴云上协同大会。作为...
可耐受 2600℃ 高温,中国... IT之家 8 月 31 日消息,一支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新型薄膜材料,其耐高温极...
“电算筑基·可信互联:构筑电碳... 8月29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电算筑基·可信互联:构筑电碳算协...
这些工作将更快被人工智能取代 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数据密集的金融工作即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图片来源:Reuters/Jeenah...
原创 践... 本文刊载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5年第7期专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周年回顾与前瞻——科...
物流就业总量持续增长 今天正式... 记者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为应对人工智能对行业发展和就业带来的挑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
亚宝药业:加速构建特色核心技术... 本报太原8月30日讯(记者 王龙飞)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在关键领域持续攻坚,构建...
萧山交警创新执法:无人机化身“... 杭州萧山,一项交通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正在悄然改变执法方式。无人机与空中电警的结合,标志着该地区在交通...
金明精机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热...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金明精机(30028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热风...
济南将加快制定出台市级机器人政... 来源:微博济南 8月29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济南市企业家第二场记者见面会...
《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报告(2... 8月29日,在2025数博会“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交流活动上,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联合相关单位发布《可信...
快手创作者经济崛起:2600万... 在2025年度的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上,快手科技创始人及CEO程一笑透露,过去一年中,平台上实现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