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半,嘈杂的菜市场边,猪肉摊的老刘挥舞着刀,嘴里却衔着对宁波华翔的牢骚:“又有人喊进场了!”这声音钻入一旁早点摊,连卖包子的小妹都失手将刚出锅的包子跌落。去年寒武纪的那场“寒冬”,人人惊魂未定,尤其是她哥哥,刚经历一轮血本无归,至今仍旧郁郁寡欢。
楼下的大爷们一听,连章建平都按捺不住,出动六百万股,这可不是小散户的零星参与,他们那点养老金更是风雨飘摇。朋友圈里,孙潇雅则公开叫嚣,对机器人板块“坚决看好”,说得跟白送钱似的。一时间,群里炸开了锅,前脚刚从寒武纪的暴涨中回过神,后脚就有人憧憬复制奇迹。然而,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再来一次“套牢”,谁能承受得住?
回想去年,寒武纪在股市上“横着走”时,小区的微信群里充斥着跟单截图,动辄百分之一点四五的持仓,市值却高达三个多亿。数据就摆在那里,人人当成了激励故事。隔壁的张婶也想趁势加仓,可不过三个月,股价便一蹶不振,风向说变就变。饭桌上,寒武纪的名字从此绝迹。而今,宁波华翔又被推到风口浪尖,百分之零点七六的持仓,一个亿出头,硬生生凑个热点,搞得跟打广告似的。
业内资深人士,茶余饭后低声议论:“机器人确实是风口,政策天天吹,但实际落地却难如登天。”他们厂里去年扩招一批人,三个月就裁掉一半。喊口号容易,真能赚钱的寥寥无几。据说,《价格法修正草案》即将出台,旨在严管价格乱象,然而,市场仍在疯抢资源,“有关系者吃肉,散户连汤都喝不上。”
有人翻账本,惊呼当年寒武纪上市,多少人追捧?几个月翻倍,随后一轮调整,腰斩也毫不留情。庄家割完就走,散户满心伤痕。如今宁波华翔的阵仗,分明是复制旧路,打着“机器人 智能驾驶”的热点,挟着制造红利。那些所谓的“大V”们,一边高喊看多,一边悄悄减仓,其套路早已昭然若揭。
有人对股市失去了兴致,抱怨如今的市场“没意思”。早年一个涨停就能吹嘘三年,现在一个月能被“割”三茬。政策朝令夕改,监管说查就查,结果股民依旧是“韭菜”。《价格法修正草案》一旦落地,券商开会都得小心翼翼,表面上讲究合规,实际操作全凭谁手疾眼快,谁能抢先一步抽身。
小区理发店的师傅也感叹,行情火爆时,来剪发的都是谈股论金的股民,如今门可罗雀。大家都害怕再次跌入陷阱,去年的寒武纪事件还历历在目,谁能保证宁波华翔不会重蹈覆辙?那六百万股说买就买,一旦被套,谁来解救?操盘手们割起“韭菜”来,眼睛都不眨一下。
还有些老股民,依然记得十年前的股市热潮。那时没有这么多花哨的套路,谁敢玩就敢赌。如今,所谓的消息面全是包装出来的利好,媒体一炒作,涨停板一封,第二天便开盘砸盘,收割得干干净净。那些买了新股的年轻人,被市场教育了一轮又一轮,谁还敢“全仓梭哈”?
街头巷尾的议论此起彼伏,庄家玩着轮动游戏:今天机器人,明天智能驾驶,后天又是光伏。政策永远是背后的“兜底”,但实际上市值却在一轮轮收割中缩水,无人能全身而退。张一驰的朋友圈截图疯传,许多人想抄底,结果却抄在了山顶。谁信谁倒霉。
王家刚毕业的孩子,还想炒股补贴家用,却被家人死死拦住。去年寒武纪事件中,亲戚们被“割”得不轻,如今一提起宁波华翔,就心有余悸。谁还敢轻易碰触?钱并非大风刮来,庄家的“割韭菜”手法日新月异,即便政策再严,总有人能钻空子。
曾经的辉煌,全靠“信仰”支撑;如今的火爆,不过是“包装”的产物。机器人风口吹上了天,实际落地又有几家真正赚钱?券商们口头上喊得震天响,背后减仓却毫不手软。媒体天天报道,股民天天亏钱,谁还相信“一把梭哈”就能发大财?
小区里的大爷传授经验:“要想炒股,别跟着喊口号,别看谁的朋友圈截图。自己多看财报,多追踪政策。别信天上掉馅饼,哪天政策真动手,庄家早就跑了,散户还在傻等解套。钱袋子,终究要自己看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