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担任2024年至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以来,积极推动上合组织深化科技与创新合作。在中国愿景引领下,人工智能(AI)成为上合组织合作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8月29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开展城市参访活动,组织中外媒体围绕“天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主题,探访了联想(天津)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
产业园为参访代表们准备了极具未来感的欢迎仪式:两位机器人“鼓手”站在红彤彤的大鼓前,手持鼓槌精准挥动机械臂,有板有眼地击鼓迎宾。联想集团创新产业园(天津)智能制造负责人赵天铨说,作为世界观察天津绿色发展、读懂中国智能制造的“窗口”,坐落在产业园内的联想天津零碳智能工厂是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行业首家生态级“零碳工厂”及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也是天津滨海新区打造国家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核心区的创新地标。
在该产业园的高自动化智能笔记本生产线,记者看到,高速运转的主板生产设备全程由智能化设备执行测试,两个小时即可完成150余项产品测试。赵天铨介绍,该生产线全线自动化率超过85%,自动贴片机的元器件贴装速度可达每小时17.2万个,每块主板上需要贴装4000个以上的元器件,最小尺寸约为三分之一粒芝麻大小。联想智能工厂不是个例,天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先进制造业乃至未来产业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
作为上合组织数字合作的重要参与者,中国正推动人工智能在上合组织国家更多应用场景落地,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红利。今年5月,2025中国—上海合作组织人工智能合作论坛在天津举行,论坛发布了《中国—上合组织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建设方案》,邀请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建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围绕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基础、推动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产业合作对接、促进人才交流培育等方面加强务实合作,共同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普惠应用。
上合组织框架下人工智能领域合作的快速发展,正是上合组织自身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新的合作机制不断涌现的缩影。参加此次城市参访活动的代表们认为,从天津再出发,上合组织必将展现更大作为、实现更大发展。(经济日报记者周琳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