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膜是否防蓝光?记者深入调查→
创始人
2025-09-04 05:41:57
0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手机膜时都会选择“防蓝光”功能,商家也常常宣传可以“隔绝99%有害蓝光”。这些防蓝光手机膜真如宣传所说的那样有效吗?近期,记者对手机膜是否具有防蓝光功能进行了深入调查。

平台商家主推“防蓝光”手机膜产品

在一些电商平台,大多数售卖手机膜的商家都声称自家的产品具备“防蓝光、护眼、抗疲劳”等功能,尤其是“99%防蓝光”的宣传语常常吸引消费者购买。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线下商家也在大力推广带有“护眼”功能的手机膜。

记者从线上线下多个商家购买了9款宣称防蓝光的手机膜,价格从9.8元到140元不等,均宣称具有防蓝光功能。

总台记者 郑雨龙:我手里的这两款防蓝光膜,样品一是单一涂层材质,样品二是多模涂层材质,价格差距在60元左右。从外观上也可以看得到,样品二要比样品一它的色彩和亮度要更深一些。

湖南永州某产品检测中心检测员 李平:样品一蓝光阻隔率是42.2%,透光率是91.2%;另外一款蓝光阻隔率是52.1%,紫外阻隔率是61.2%。

目前,手机防蓝光膜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普遍参照国家推荐标准将短波蓝光阻隔率大于20%,作为手机膜防蓝光功能的基础技术指标。

记者购买的其他几款手机膜,3款蓝光阻隔率在40%到50%之间,4款阻隔率低于20%,在0.1%到16.4%之间。蓝光阻隔率低的话,直观效果是什么样?

记者来到北京交通大学的一个实验室,专家通过对比测试,个别产品蓝光阻隔效果和家用保鲜膜差不多。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陈征:我现在把贴膜放到光谱仪前,可以看到蓝光的强度好像降低了一点点。我们把这一小块膜放到光谱仪前,它对全光谱的抑制效果和刚才这张手机膜几乎是一样的。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陈征:我们手里这一张手机膜应该并不具备防蓝光功能,当然它比保鲜膜的优点就是它硬一些,适合贴在手机上做保护。

专家:评估防蓝光效果需结合光源强度

从本次调查来看,市场上许多“防蓝光”手机膜的效果与宣传不符,甚至部分产品完全无法阻挡蓝光。那么,究竟如何判断这些手机膜的防护效果?是否有更具防护能力的产品呢?

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家介绍,评估手机膜防蓝光效果,阻隔率大小并非唯一标准,还要结合手机本身的发光强度综合判断。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王国杰:阻隔的值,阻隔20%也好,50%也好,和背光模组、背光源显示器件,也就是手机本身器件发光的性能密切相关,背光模组发的蓝光有多强,再提阻隔率,如果本身背光光源蓝光就非常非常高,即便砍掉50%,蓝光还很高,这东西就没有啥意义。

防蓝光效果达到99%多为营销噱头

针对部分商家宣称手机膜防蓝光效果达到99%,甚至100%的说法,专家提示,蓝光是屏幕显色的关键色彩,如果真的阻隔掉蓝光,手机就会严重偏色,视觉体验失真。

随着人们对视力保护的需求增大,手机膜产品从原本的物理防护,升级为光学防护。市场上的防蓝光膜,通常通过添加微粒涂层来实现防护效果,这些涂层的工艺水平直接影响膜的蓝光阻隔效果。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产品的工艺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实际效果与宣传差距较大。

在湖南的一个手机膜生产园区,一家企业技术负责人表示,要生产一款既舒适又有一定防蓝光效果的手机膜,需综合考虑膜的多项要求。

湖南永州某手机膜生产工厂副总经理 杨柯:手机膜要实现防蓝光,刷涂层就可以实现,但是简单靠涂层就会明显改变膜的亮度和色度。要保证良好的使用体验,就必须同步在基底材质、光学设计、膜层工艺上做适配。

部分商家混淆产品属性 误导消费者

目前,“防蓝光”膜的研发通常由厂家与科研机构或卫生单位合作进行,但由于尚未建立严格的行业标准,市场上一些商家混淆产品属性,将普通手机膜冒充为“防蓝光”膜销售,从而误导消费者,甚至以次充好。

湖南永州某手机膜供应商 王咏鸿:我们也在呼吁从行业标准角度制定一个量化的技术指标,也为广大消费者购买提供一个明确的商品信息。

记者调查发现,具有一定防蓝光功能的手机膜在白色背景下通常呈现淡黄色,而在强光下则显现出淡蓝色。此外,使用紫光灯照射手机膜,如果膜面能显现蓝光,就说明其含有防蓝光涂层或微粒,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一方法来初步判断产品的真伪。

长期接触短波高能蓝光影响眼健康

电子屏幕中的蓝光真的像商家宣传的那样具有巨大危害吗?医生表示,短波段、高强度的蓝光确实对眼睛有一定的伤害,尤其是在长期接触的情况下,可能会加重眼睛的疲劳感,甚至影响视网膜健康。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 宋伟涛:在400到500纳米范围的蓝光波段,对人的眼睛是有一定损害的。长时间暴露在电子产品之下,会增加视疲劳,尤其是对青少年儿童会加重近视。

专家指出,真正保护眼睛的关键在于科学用眼,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

北京同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 付晶:我们长时间去盯着电子屏幕看,一定是不健康的,对眼睛也是不利的,最好控制好时间,控制时间不仅仅是一天的总时长,也要控制好单次的时长,就是看半个小时,休息上五到十分钟,哪怕我们做到“20、20、20”,就是我们近距离视物20分钟,去远眺20英尺以外,也就是6米以外不少于20秒,这样对我们的眼睛也是非常有益处的。

综合:央视新闻、河北新闻网

来源:天津交通广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7... 70%依赖进口,被日本企业围堵,中国工业机器人会被卡脖子吗? 70%依赖进口,被日本企业围堵,中国工...
沪上首创!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M... 近日,上海市数据局管理的第一家社会团体“上海市健康数据产业协会”正式亮相并发布国内首个医疗行业大模型...
火星存在固态内核,中国科大最新...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IT之家) IT之家 9 月 3 日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今日宣布,该校孙道...
仙工智能与星尘智能达成千台级合...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王天逸)9月2日,星尘智能官方...
无人机高空保洁洗玻璃:效率达蜘... 被称为“蜘蛛人”的高空作业者,常需以身犯险悬挂于百米高楼。面对高风险与低效率的传统作业模式,无人机正...
全省首位!海珠区已有大模型备案... 9月3日,记者从海珠区获悉,目前,该区已培育大模型备案项目27个位列全省首位,算法备案项148个位列...
新石器无人车500万在孝感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新石器无人车(孝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子夷,注册资本500万人...
“花生上树”闹剧:AI翻车背后... 谁能想到,一株花生能把商家逼上热搜?最近良品铺子的花生产品海报火了—— 不是因为设计多惊艳,而是海报...
被“嘎子哥”带火的酷派,竟然还... 的wumiancaijing.com / 酷派2021年喊话要重回手机第一梯队,但当年仅卖出12万...
9月起AI生成合成内容必须添加... 从9月1日开始,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施行,要求所有AI生...
2025年AI原生应用开源开发...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AI原生应用开源开发者沙龙·上海站电子书-阿里云 报告共计:126页 《20...
原创 实... 大家好,我是老陈 无干货不分享,无深度不拆解,无价值不输出。 先说下昨晚改良后的方案,效果有,但有瑕...
苹果“铁幕”:当机器人成为准入... 文 | NEXT 趋势 ,作者 | 方远,编辑 | 小雨 一道无形的门槛,正在苹果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苹果欧盟培训eSIM技术,iP... 2025-09-03 09:22:13 作者:狼叫兽 根据最新报道,苹果在欧盟地区的授权经销商员...
美的集团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注...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美的集团(000333)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注塑...
中国科协第十八期巾帼科技创新沙... 中新网北京9月3日电 中国科协第十八期巾帼科技创新沙龙于8月30日至31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成功举...
麒麟信安:操作系统(嵌入式版)... 在9月2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麒麟信安表示,面对AI领域的巨大需求,公司以麒麟信安操作系统...
隆基绿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隆基绿能(601012)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中国科大最新发现:火星存在固态... 快科技9月3日消息,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
三星三大王炸:三折叠手机紧追华... 智东西 编译 | 王涵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9月3日消息,据ETnews等多家外媒报道,三星将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