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阑夕
美团企业版接入中兴通讯不到两年时间,就在iCenter里得到了92分的评价,位列第一。
iCenter是中兴通讯为员工提供的移动化办公平台,相当于一个开放的OA系统,可以接入内部和外部的应用支持,而美团企业版的引入,则说明了在企业级市场,「术业有专攻」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作为行业领先的ICT巨头,中兴通讯面对的课题,与众多科技同行一样:一方面积极用技术改造未来,包括5G、云、大模型等等,做着最前沿的事情;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技术手段优化内部管理,确保员工的日常用餐、福利发放、活动筹办及报销等流程都足够丝滑。
在选择和美团企业版合作升级员工体验之后,中兴通讯在内部的消费管理层面,开启了新的可能。
· · ·
之所以说中兴通讯并非个例,是因为中国的公司在数字化这件事情上,已经走到了深水区,对于数字化能够提高生产力的疑问已经很少见了,但在数字化还能改善员工的「内耗」现象,这倒是超出预期的结果。
比如给团队办一场庆功宴,从申请预算开始,就涉及到复杂的博弈,选择哪一家餐厅、需要多少钱、发票怎么开、参与人数的统计等等,每一道环节的核验都让财务、领导、员工不得不付出额外的心力,削弱着原本应当促进工作情绪的获得感。
对于这种流程优化的痛点,企业确实存在数字化的需求,但在很多时候,这种需求本质上是要一匹更快的马,在管理者的眼中,可能一个嵌入OA的线上报销工具就够了。
美团企业版的核心优势,也体现在这里:直接带着一条覆盖全国的消费供应链杀了进来,把上游供给和下游体验捏成了完整的企业级解决方案。
因为集中了外卖、堂食、酒店、机票等美团在C端布局多年的优势供给,美团企业版能够全面覆盖企业的用餐、差旅、招待和福利等因公消费场景,并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同时满足管理层的成本、合规诉求以及员工层的体验升级。
比赢得游戏更有价值的,是改变游戏规则。
传统的数字化工具,只是工具,它能做到的极限,也无法越过工具的边界,但美团企业版,是把数字化做成了服务,端对端的服务。
举个例子,在用美团企业版解决企业用餐的场景里,从选择餐馆的第一步开始,就能在满足数据透明合规的同时,也让团队获得应有尽有的选择,连怎么用优惠券、最终打了几折,都可以实时反馈到管理端,再无任何盲区。
另外,体验也很丝滑。哪怕只是一次加班的外卖补贴,员工都只需要点击下单就行,所有的审批、报销流程都早就内嵌在系统中,自动完成,无需任何操作。
与许多仅服务于管理层决策的数字化方案不同——这类产品往往因决策者买单而得以推行,却可能忽视员工的实际体验——美团企业版在iCenter系统中获得的高满意度评分,直接来源于普通员工的调研反馈,充分体现了该解决方案在真实应用场景中的价值。
「就像是在用美团消费一样」,这是一个代表性的评价,某种意义上,也是用最简单逻辑,解释了美团企业版的立身之本。
· · ·
某种意义上,自带供应链的「活水」,既是美团企业版的杀手锏,也是企业管理智能化的必然趋势。
在合理的情景里,企业应该在成本超标的第一天,就能发现并遏制问题,而不是酿成后果之后再来回头清扫,这也取决于,那些流散于各个角落的数据,有没有回流到管理端,并且在回流时,是否经过了「大脑」的处理?
在AI时代到来之后,这种抓取海量数据的能力只会变得更为重要,就像大模型行业信奉的「扩展法则」,可训练的信息规模,决定了智能的发展进度。
而美团企业版就是要在这个趋势里去为各家企业提供一站式消费出入口的中台服务,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化插件。
毕竟,自古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把员工因公消费的流程做到最好,根本上也是为了让员工更无后顾之忧的打仗。
都说千金难买满意度,2C市场和2B市场的差别固然很大,但是来自的用户认可始终是最大的价值。
· · ·
包括中兴通讯在内,美团企业版在数万家企业提供统一的消费入口,这根杠杆可以撬动的市场,难以预估。
就像已经有很多合作客户将下午茶福利绑定在了美团企业版内,这样的订单看上去体占比不高,但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都在支持着另一条增长曲线。
这种互哺关系,也构成了美团公司结构的韧性,2C业务的繁荣,为2B业务带去供给优势,2B业务的渗透,又向2C业务输送增量订单,左脚踩右脚,是真能使出梯云纵。
在现代性的理论里,如果把工作也视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提高工作质量,同样是服务「生活更好」这个愿景的支点之一,这么来看,让美团在消费者市场的成功因素同步到企业级市场,就是美团企业版做对的事情。
也就是把方便、省事、可视、好管这些体验压缩到一起后得到的那个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