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晴空下,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五里岗街道朝阳新城的培训场上,无人机在高空灵活穿梭,完成精准喷洒、高清航拍等动作,地面60余名学员仰头专注注视。2025年威宁“中长期”无人机技能培训班在此正式启动。本次培训由威宁自治县人社局主办,自治县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合贵州首钢水钢技师学院承办。
培训为期15天,以“理论+实操+技能鉴定”三位一体模式开展,覆盖无人机理论、飞行操控、维护维修及行业应用等核心内容。开班仪式后,教员现场演示无人机作业,直观展现技术要领,让学员快速建立认知。
培训老师向学员讲解无人机构造
“之前一直想学却没门路,现在终于有机会了。”90后学员李荣兴坦言,计划学成后加入农机企业植保服务队,“无人机比人工喷洒效率高20倍,还能减少农药暴露风险。”
“此次‘中长期’职业技能培训面向社会开放,主要针对威宁搬迁群众、失业人群、脱贫群众等人群。目前培训进行到第二期,总体计划培训2000人次。”贵州威宁产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福说。
此次培训是威宁“技能威宁”行动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威宁深入实施“技能威宁”行动,通过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等举措,构建起多层次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仅2025 年上半年,威宁围绕新业态需求,重点开展无人机、直播带货等新兴工种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实操实训+就业对接”模式,已培训近千人,且免费向脱贫家庭、农村转移劳动力开放,还专门设置了妇女培训班。
25岁的席美玲是本期培训班的女性学员之一,她说:“我想证明女性同样能玩转高科技,学会之后我计划用无人机技术开展农产品种植监测和宣传活动。”
据了解,学员培训后通过技能鉴定可获职业等级证书,以往培训数据显示,参训学员取证率超过95%,就业创业率高达98%。无人机培训项目,既是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创新融合,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动实践。未来,这批掌握无人机技术的学员,将把“科技翅膀” 带到威宁的田野间,为农业生产注入新动能,为乡村振兴开辟更多可能。
威宁融媒记者 彭 凯
通讯员 包 杰
编辑 马丹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