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9月12日消息(记者郭振丹)“肿瘤切除得非常干净!” 随着一例机器人辅助肺癌切除手术顺利完成,上海市肺科医院国产机器人辅助手术量正式突破1000例,在其已完成的12000例手术中占比接近10%。这也是国产手术机器人首次在单中心、单专业实现千例临床应用。
本例手术患者为59岁男性,确诊左下叶恶性肿瘤伴淋巴结转移,经新辅助治疗后病情缓解。术前PET/CT显示左肺下叶存在软组织结节,考虑为癌灶治疗后改变。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杨洋教授团队经与患者充分沟通,最终决定采用国产手术机器人实施肿瘤切除。患者对手术方案表示认可,并特别提到国产设备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手术费用。
手术过程中,杨洋通过机器人系统的高清3D成像清晰观察病灶区域,灵活操作机械臂完成粘连分离、血管气管处理、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整台手术历时不足三小时,出血量低于10毫升,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肺功能。
上海市肺科医院院长陈昶教授指出,1000例胸外科手术成功实施证明国产手术机器人整体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胸外科手术可靠的工具。他强调,该设备还有助于推动医疗技术的普及与规范化,青年医师在机器人辅助下能够更顺利地掌握高难度手术操作,有助于加速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技术下沉。
据了解,肺脏为不可再生器官,早期精准切除恶性肿瘤对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然而,肺外科手术素以操作复杂、风险高著称,其主要难点包括肺内血管支气管结构复杂变异多,段切除操作需极高精度;肺动脉壁薄、血供丰富,损伤后出血控制难度大;经肋间入路操作空间狭窄,对器械灵活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等。手术机器人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