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智学院,真正让“创新无界”
创始人
2025-09-13 11:21:33
0

短短一年时间,上海创智学院拿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

发布全球首个规模化全流程机理可解释框架、全球首个创造力智能交互测评系统、面向下一代大模型开源AI基础设施等7个人工智能新成果。

OpenAI前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主动关注学院人工智能项目;Meta团队向学院科学家请教OctoThinker的核心算法。

一名还在就读的学生收到被认为是OpenAI最主要竞争对手Anthropic公司的工作邀请,多名学生收到DeepSeek、Qwen、豆包、Kimi等公司的实习邀请,并参与核心技术开发。

孵化10家师生创业公司,创始人平均年龄只有25岁。

破界式选才、实战型师资、阵地式培养……上海创智学院以学生为中心,打造全新育人体系和创新生态,探索出以“锚定国家战略、快速响应前沿、高效产出价值”为特点的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培养新路。

破界

与传统的选拔方式不同,学院实施“项目制”实战遴选学生,以创客大赛、训练营等形式为主战场,在解决真实问题中鉴别学生的创新勇气与工程能力。

“偏才、奇才、怪才……我们都要。”上海创智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丁晓东说,他们喜欢有抱负、认知迭代速度快、敢于冒险、对价值判断敏感的学生。

这样的选拔标准受到学生认同。学院举办5次招生营,3300余人报名,录取800余人,覆盖45个专业。

传统培养模式下,学生往往做的是导师的项目。学院则以学生为中心,“一生一策”。在这里,学生可以参与老师的选题,也可以做自己的选题,一旦确定选题会有一个“导师组”去指导他。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学院通过“核心师资+产业协同+动态兼职”的灵活模式,联合31所参建高校、科研机构、头部企业,聚集了一批具有创新锐度、韧性素养,充满育人激情的顶尖“实战型师资”,平均年龄36岁。

“以前我对AI创新的理解更多是沿着导师既定方向写论文,现在可以自主立项,盯最前沿的问题。”上海创智学院2024级直博生王殿仪说。他目前担任学院火炬项目“智绘深思多模态智能体”的首席执行官与核心研发人员,三个月一迭代,初步实现了模型内生图文深度思考和中华文化深度表达功能。其团队提出的多模态高效训练算法和模型架构,在国际会议上得到高度认可。

无界

为让学生在成长、学习和职业发展领域有更高的速度和效率,学院努力构建高密度人才、高密度认知、高密度资源集聚的环境,鼓励师生打破固有思维壁垒,进行高频度、高质量的思想碰撞,最终形成高密度机会不断涌现的创新生态。

走进上海创智学院,“创新无界”“做世界第一的工作、做改变世界的工作”等文字随处可见。

基于长期价值导向,学院甚至鼓励学生关注“从-1到0”的突破性原创,为学生提供安心“冒险”试验的创新土壤。丁晓东告诉记者,“从-1到0”是更早期、更具风险、多为非共识的创新探索。

经过17次迭代,学院现有20门课程,以及6项标杆项目、6项火炬项目、5项科学智能前沿攻关专项、41项导师课题、3项学生牵头立项课题,科研轮转学生参与313人次。

为在“头脑风暴”里汲取灵感,一年里,这里举行了10场图灵奖获得者等大师分享会,以及高质量学术报告210多期。

目前,学院已建有万P级算力与10PB级数据中台,为师生的探索提供了高效支撑。

共创

在创智学院,老师和学生一起写代码,师生关系更像是“合伙人”。

上海创智学院全时导师刘鹏飞前几天查看过去一年的出行记录,发现最早的一天5时40分就到了学院,要知道他家距离学院有20公里。一年中,他差不多有350天待在学院。

为何这么拼?他告诉学生,他们正站在三个低概率事件的交汇点上。第一个低概率事件是,智能革命正在发生,连爱因斯坦都没有这样的好运;第二个低概率事件是,创智学院这种模式,在中国教育史上从未有过,在世界范围也前所未有;第三个低概率事件则是,学院投入了最好的人才、最前沿的方向、最充分的支持。有幸站在这样的历史交汇点上,如果不能做出一些不同的事情,也对不起这个时代。

学院依托创智未来中心打造了从培育到创业的全方位支持与加速体系,已孵化10家师生创业企业,吸引各类资本近5亿元人民币的注入。

7月24日,上海创智学院全时导师邱锡鹏的团队发布“面向情境智能的拟人化语音交互模型”MOSS-Audio。仅一个多月,该模型下载量超6万次。9月12日,邱锡鹏团队迭代升级了MOSS-Voice++模型,同时发布“规模化机理可解释性框架”,其能理解模型的思维逻辑,提前发现内部缺陷,还能干预模型思考过程。目前,团队孵化并成立了上海模思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已落地珞博智能等公司,公司也完成首轮融资。

上海创智学院2024级学生陈明阳,年仅24岁已是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群联矩阵”的创始人。“这里非常符合我之前的期待。我遇到了印真老师,他先创立了一家专注模块化群体机器人的公司。他还长期关注畜牧业、农业和物流行业,这些场景非常需要高效协同,我们一拍即合,决定成立公司。学院也提供了许多资源,还帮助我获得了20万元大学生创业基金。”

在上海创智学院采访时,每一位采访对象都告诉记者,他们相信这里终有一天会诞生世界级的成果和创业公司。

“从不可能到可能,从可能到价值,从价值到普惠”,这正是上海创智学院创立之初就确定的价值追求。梦想在,努力在,一切皆有可能。

图片编辑:沈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学生党首选!2025年荣耀40... 对于预算在2000-2500元的学生群体而言,2025年的中端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荣耀400以24...
外滩大会热议“智能体”,快速渗... 红星资本局9月13日消息 2025年被称为“智能体元年”的声音不绝于耳——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智能体...
OPPO联合哈苏定制Find ... 9 月 12 日消息,OPPO Find 系列产品负责人周意保今日确认,OPPO Find X9 P...
格力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守卫地球新行动:中国将实施小行... 在近期闭幕的深空探测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披露了一项重大计划:我国将开展小行星动能撞...
【光明时评】以科普之光助力科技... 【光明时评】 作者:魏永莲(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 9月1日,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
原创 华... 华为以前价格贵,但是降价也没那么大,特别是华为Mate60系列,很多用户抢购三个月都没有抢到,还加价...
借助 3D 打印技术,瑞典团队... 9 月 11 日消息,据外媒 Techspot 今日报道,瑞典科学家正推动再生医学迈向新突破,未来的...
中国科技馆携手百度上线“科技馆... 在我国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期间,一场聚焦深度学习与科普创新的盛会——WAVE Summit 2025深...
黔南州“天眼课堂”邀请北大专家... 在全国科普月的浓厚氛围中,贵州省黔南州“天眼课堂”2025年第三期科普课于9月5日成功举办。本期讲座...
原创 苹... 刚发布的 iPhone Air 使用了无实体 SIM 卡槽设计,国行版本也只能使用 eSIM 虚拟卡...
龙星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龙星科技(00244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外滩大会首发! 蚂蚁密算推出A... 当下AI行业的一个重要共识是,安全并非AI技术发展的必要代价,而应当是算力的“默认状态”。9月12日...
A股机器人公司迈入上升期 埃夫... 转自:中国经营报 中经记者 顾梦轩 李正豪 广州 北京报道 随着上市公司悉数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
原创 固... 当电动车续航瓶颈与安全焦虑日益凸显,一场关乎未来的技术革命在悄然上演。9月5日,固态电池概念突然大爆...
博士后“揭榜”攻关,千米高空给... 在武汉大学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实验室内,博士后段志鑫正全神贯注地调试着一台造型精密的仪器—...
原创 手... 在全民创作时代,手机云台已从专业工具蜕变为内容创作者的"第六感官"。它不仅是防抖神器,更是场景拓展大...
河北孟村:科普进校园 点亮科创... 中新网河北新闻9月12日电 (刘冠一 刘雅堃)探索生命奥秘、制作昆虫标本、识草药、对话机器人……12...
网商银行公布AI信贷、理财、营... 9月12日,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上,网商银行分享了AI在信贷、理财、营销三大领域的...
原创 吃... 内容社区巨头小红书,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9月11日,“网信中国”发文称,小红书平台未落实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