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地球新行动:中国将实施小行星动能撞击验证,邀国际伙伴共筑安全防线
创始人
2025-09-13 14:41:02
0

在近期闭幕的深空探测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披露了一项重大计划:我国将开展小行星动能撞击验证任务,通过精准观测、动能撞击及多维度监测评估防御效果。这一任务标志着中国在近地天体防御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同时科学家团队还提出了涵盖监测预警、轨道干预、体系化应对的完整防御构想,并向国际社会发出合作倡议。

太阳系中潜伏的近地小行星构成现实威胁。截至统计时点,已发现的太阳系小天体数量接近144万颗,其中部分近地小行星的轨道与地球存在交汇点。木星凭借强大的引力场,成为地球的天然屏障,但仍有漏网之鱼可能直冲地球。历史教训表明,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导致包括恐龙在内75%的物种灭绝。现代科学模型显示,直径超过140米的小行星撞击可能引发全球性灾难,包括海啸、地壳熔融、大气粉尘遮蔽及酸雨等连锁反应。

全球防御网络已初步建立。国际小行星联合会将撞击危险划分为0-10级,卡特琳娜巡天、泛星巡天等项目持续监测直径140米以上的近地天体。中国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参与其中,目前对直径1公里以上天体的监测完成度较高,但更小尺寸天体的监测仍存盲区。2017年国际小行星预警网络组织的全球演习中,14国科学家尝试联合追踪模拟天体,虽因自然灾害中断,但验证了实时数据共享机制的有效性。

防御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当前主流方案包括轨道偏转与碎片化处理,其中动能撞击技术已获实践验证。2022年美国NASA的DART任务成功改变目标小行星轨道,证明通过航天器撞击可实现轨道修正。中国科学家在此基础上创新提出"伴飞+撞击+伴飞"三段式方案:先期侦察器获取目标参数,撞击器实施精确打击,伴飞器持续评估防御效果。这种设计可实时修正撞击参数,提高任务成功率。

中国防御体系构建进入实质阶段。2023年公布的近地小行星防御蓝图明确技术路线,此次选定的2015XF261号小行星直径约35.5米,轨道参数符合安全标准。执行任务的探测器将搭载光谱仪、激光三维扫描仪、尘埃分析仪等设备,全方位记录撞击过程。任务设定五项严格条件:撞击后碎片不得威胁地球、目标轨道倾角≤7°、偏心率≤0.6、地基望远镜具备观测窗口、符合2025-2045年发射窗口期。

前期技术储备已取得突破。2024年9月,紫金山天文台成功追踪进入大气层的小行星2024RW1,完整记录其燃烧过程。今年5月发射的天问2号探测器正奔赴2016HO3小行星,该探测器将开展表面成分分析、轨道动力学研究等任务。这些实践为动能撞击任务积累了宝贵数据,特别是天问2号搭载的子卫星释放技术,为伴飞器设计提供了直接参考。

国际合作成为防御体系关键。中国科学家在会议上提出构建全球监测网络、联合研制探测设备、共享科研成果的三维合作框架。目前国际小行星预警网络实时更新近地天体列表,但各国监测资源存在重复建设问题。通过数据互通与任务协同,可提升全球防御效率。例如,欧洲空间局"赫拉"任务将与DART任务形成联动,中国方案提出的伴飞器设计或可纳入国际协作体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具身智能加速产业落地,标准化建... 在刚刚落幕的“2025第五届中国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年会暨低空飞行/具身机器人技术峰会”上,英特尔亚太...
原创 别... 前儿跟哥们儿小王喝酒,他捧着手机跟我拍桌子:“再熬两年!固态电池一量产,我立马把我那破油车卖了,以后...
固态电池概念持续火爆,是“实火... 界面新闻记者 | 高菁 沾上固态电池概念就涨,是近期A股市场的常态。 截至9月12日收盘,万得固态...
邓正红软实力宇宙哲学视角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项震撼科学界的发现——其“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在杰泽罗陨石坑内发...
【环时深度】放眼全球,谁在跨界...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具身智能正掀起一场跨越汽车、制造与互联网等产业的融合浪潮。无论是坐拥先...
户外蓝牙音箱怎么选?西圣、JB...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蓝牙音箱市场中,蓝牙音箱的品牌愈来愈多,但许多人在选购时依然容易陷入“选择困难症”,...
中国科技馆联合百度打造“科技馆... 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中,一场以深度学习技术赋能科普创新的盛会——WAVE Summit 2025深度...
微信推出“后悔药”!网友:救了... 近日,微信团队发布了安卓8.0.63内测版本,这是继iOS版本后的一次重要更新。这次更新虽然看似“小...
电梯智能维保巡检机器人亮相广州... 9月11 - 13日,第六届广州国际智慧物业博览会(下称“物博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举行。本届展...
学生党首选!2025年荣耀40... 对于预算在2000-2500元的学生群体而言,2025年的中端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荣耀400以24...
外滩大会热议“智能体”,快速渗... 红星资本局9月13日消息 2025年被称为“智能体元年”的声音不绝于耳——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智能体...
OPPO联合哈苏定制Find ... 9 月 12 日消息,OPPO Find 系列产品负责人周意保今日确认,OPPO Find X9 P...
格力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守卫地球新行动:中国将实施小行... 在近期闭幕的深空探测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披露了一项重大计划:我国将开展小行星动能撞...
【光明时评】以科普之光助力科技... 【光明时评】 作者:魏永莲(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 9月1日,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
原创 华... 华为以前价格贵,但是降价也没那么大,特别是华为Mate60系列,很多用户抢购三个月都没有抢到,还加价...
借助 3D 打印技术,瑞典团队... 9 月 11 日消息,据外媒 Techspot 今日报道,瑞典科学家正推动再生医学迈向新突破,未来的...
中国科技馆携手百度上线“科技馆... 在我国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期间,一场聚焦深度学习与科普创新的盛会——WAVE Summit 2025深...
黔南州“天眼课堂”邀请北大专家... 在全国科普月的浓厚氛围中,贵州省黔南州“天眼课堂”2025年第三期科普课于9月5日成功举办。本期讲座...
原创 苹... 刚发布的 iPhone Air 使用了无实体 SIM 卡槽设计,国行版本也只能使用 eSIM 虚拟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