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黄骅港海关
智慧电讯检疫实现船舶“即靠即检”
本报讯(姜瑞)“请全体船员保持间距,逐一通过测温仪进行体温检测。”近日,石家庄海关所属黄骅港海关关员利用智慧电讯检疫设备,对装载20万吨铁矿的某货轮开展远程检疫。
“智慧电讯检疫模式的应用,实现了船舶‘即靠即检’,明显缩短检疫等待时长,大幅提高了我们码头的运转效率。”黄骅港铁矿石码头值班长王真说。
传统模式下,海关关员需等待入境船舶靠泊后,以现场登船的方式开展检疫监管作业。而智慧电讯检疫模式依托远程测温流调仪、头戴式智能监控仪、移动作业终端等设备,运用5G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红外测温、视频交互、实时翻译等功能,实现对相关入境船舶实时远程检疫。
相比较登轮检疫,智慧电讯检疫省去登临环节,缩小了前后方空间差和时间差,船舶到港后可直接实施远程电讯检疫,打破“面对面”的空间限制,有效解决了因深夜靠泊、恶劣天气、交通堵塞等原因造成的检疫延误问题,真正实现了通关零等待。
“我们积极复制推广智慧海关建设成熟经验,率先试点入境船舶智慧电讯检疫模式,减少码头非生产性损耗成本,不断提高货物通关效率。”黄骅港海关副关长李朝阳介绍,自2024年11月黄骅港海关正式运用智慧电讯检疫模式开展检疫监管以来,已应用该模式监管入境船舶99艘次,监管船员2196人次,预计全年可节约船舶检疫作业时长约10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