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老冀说科技A
近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提到,要“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联动,加快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
产业界已经行动起来。9月18日上午,在天津举行的“卓越级”智能工厂经验交流会上,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政企业务群总经理王立平向参会的众多央国企嘉宾们发出了三项合作邀约:
一是共同打造“卓越级智能工厂”;二是产业共创,共同研发解决方案、共建行业标杆;三是引领标准,联合研制《AI+制造能力成熟度标准》,助力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有标准可依循,有范例可借鉴。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政企业务群总经理王立平 “卓越级”智能工厂
9月18日下午,老冀与众多嘉宾一起走进联想天津工厂的生产车间,发现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少”。
在联想天津工厂,一条高性能智能主板生产线只需要11名工人,产线自动化率最高达92%,每10秒下线一片主板,年产量达到170万片。
老冀接着来到智能主机生产线,一条120米的生产线,仅需40名工人。老冀看到,传送带上放着一个个黑色物料箱,里面装着“昭阳”、“拯救者”、“小新”笔记本电脑所需的全部物料,通过下方的中空线输送到生产线。一台笔记本电脑组装、测试、包装的全过程,只需要9秒就能完成。
在生产车间里,一共设置了超过110个智能场景,生产效率提升达200%,不良率则下降了30%。
紧邻生产车间的,是长100米、宽58米、高24米的零碳黑灯智慧化立体库。这个立体库占地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拥有2.8个货位。
偌大一个仓库里看不到一个工人,也没有开灯,显得非常幽暗。老冀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立体库通过智能调度算法、视觉AI技术、智能机械臂等系统,在黑灯或者少灯的场景下仍然能够正常运营,还减少了60%的电能消耗。此外,立体库的管理人员还能够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实现实时感知、关键设备和流程的精准预测。
在联想天津工厂的厂房楼顶等区域,铺设了3万多平方米的分布式光伏板,每年总发电量达到500多万度,为园区减碳3000吨。园区还通过数字化手段确定碳排,并采用一套降碳组合拳后,将实现工厂碳中和。
据老冀了解,整座工厂还采用了DeepSeek结合机器学习小模型的方式,在服务端的能管平台和边缘侧的设备调度优化中,实现“宏观推理+微观决策”的协同智能,将制冷系统的能效提升了20%以上。
在参观了联想天津工厂之后,那些来自国内大型制造型企业、见多识广的嘉宾们也都面露惊讶之色,纷纷点赞。
正是由于围绕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五个环节均开展了智能工厂建设,并提炼出了37个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场景比例超过了80%,联想天津工厂在去年12月31日入选了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今年,联想天津工厂再传好消息,获得了天津市唯一的“领航级”智能工厂推荐资格,竞逐智能制造国家最高荣誉。
为中国制造赋能
如今,打造了如此领先的智能工厂的联想,已经开始向产业界输出全套“智造”经验了。针对中国制造型企业,联想已经打磨了一套完整的“1+3+1”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包括:
你能想象吗?当年开创了“精益生产”模式的丰田汽车,如今也向联想学习“智造”经验了。
作为丰田中国两大合资主力之一的广汽丰田,在经历了将近20年的高速发展,如今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剧烈变化,也是压力山大。
如今,广汽丰田的生产和供应链管理面临以下诸多挑战:
在联想的帮助下,广汽丰田生产管理部启动了智能排产与产销协同智能化转型。
第一点是做到了产销协同,通过打通和对接供应商系统,做到了供应商库存数据实时/准实时更新或填报,实现供应商库存数据协同。长期来看,能够大大提升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供应链弹性,加强供应链可视化的能力。
第二点是实现了智能排产APS,通过引入智能排产,关联产能、部件、库存等多约束条件,求解最优库存等最优解,并提高排产效率。由此,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短缺与多余问题实现实时可视,并了解增/减单带来的影响与问题。
老冀注意到,前述两点均提到了“可视”。当企业通过引入AI技术,将供应链每个环节的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的时候,自然也就能够提升运营效率,以应对更加复杂外部环境的挑战。
你以为联想只能帮助中国制造在国内改进吗?实际上,联想已经将中国智造的先进经验输出到联想墨西哥蒙特雷工厂,当然也能够帮助中国制造企业出海。
如今,联想已经助力全球光储逆变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打造全球呼叫中心项目——“魔方客服智能体”,为客户提供以AI大模型为基础的服务智能体,对全球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并满足跨境合规要求。
除了全球呼叫中心,联想还为阳光电源提供了智能化转型全周期服务,通过专业的企业出海服务业务咨询,以联想的服务经验沉淀,为阳光电源输出企业出海服务的经验、系统、资源。
通过联想的中企出海解决方案,阳光电源预期将实现100%的跨境合规,客服服务接通率达到91%以上,客户满意度达到95%以上,坐席效率提升150%。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联想不仅将自身打造成了中国智造的领军企业,还在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制造企业的AI最佳搭档
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制造企业之间就需要更多的交流和合作。在9月18日的“卓越级”智能工厂经验交流会上,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制造企业的有关负责人走上台前,与其他嘉宾分享“智造”的宝贵经验。
作为中国智造先行者的联想,同样希望帮助众多央国企走向成功。在热火朝天的会场,联想中国政企业务群制造行业总经理宋涛做了题为《共赴AI+制造新征途——混合式AI实战分享》的主题发言,重磅发布联想“人工智能+制造”方案集。
联想中国政企业务群制造行业总经理宋涛
在老冀看来,这个方案集涵盖了制造业的全部流程,目标是做到五个“都”:
当然,在企业AI转型的这场马拉松当中,联想不仅仅要当好教练,还要成为陪跑者。宋涛表示,未来十年,联想将携手政企客户,推出全周期AI服务。联想将帮助政企客户,做好端到端的AI战略规划与应用:先基于企业业务创新战略制订企业AI战略,然后设计转型项目和组织机制,接着做选型与实施,最后是运营和运维,并且做到循环往复、动态迭代。
联想提供的是陪伴式全周期AI服务,从AI战略咨询服务,到企业AI/智能体方案设计与集成服务,再到AI/智能体方案&产品及实施服务,最后是支持服务/运维服务/臻算服务,联想将陪伴政企客户走完整个过程。
如今,我们正处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时间点,又正逢人工智能兴起的大潮,如何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的综合实力?显然,AI的应用深度与覆盖水平将是未来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谁又是“央国企AI战略”落地下一个十年的长期合作伙伴?答案也昭然若揭——联想。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政企业务群总经理王立平表示,联想已经做好了准备,要成为中国制造长期、可靠、专业的AI转型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