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第三水厂仙女湖饮用水源地,一座高耸的铁塔上,高空瞭望摄像机正24小时不间断地扫描湖面。这套系统能够自动识别人员入侵、非法垂钓、非法捕捞等行为,并通过AI算法实时分析视频画面。与此同时,新安装的蓝绿藻预警监测设备正在密切监控着水中的叶绿素和蓝绿藻指标,一旦发现异常,系统将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
随着一系列高科技监控设施的投入使用,我市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迎来重大飞跃。第三水厂、第四水厂和狮子口水库备用水源地信息化监控系统全面建成,标志着我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进入智能化新阶段。
“过去我们的监测主要依靠人工巡查,现在通过这套智慧系统,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悉,新建成的信息化系统包括高空瞭望、低空视频、中心管理平台和电子围栏等多个子系统,形成了立体化监控网络。
针对仙女湖、孔目江水源地的不同生态特征,新余铁塔公司量身定制信息化监控方案,通过“天地水一体化”技术架构,实现水源地全维度、全天候、全流程监管。新余铁塔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充分发挥‘通信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优势,将铁塔资源、5G网络、智能设备与水源地监管需求深度融合,打造‘监测精准、响应快速、监管高效’的信息化监控体系,填补了传统监管模式的短板,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在仙女湖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边界,部署了19个可见光摄像头并设置电子围栏,当有人员或车辆接近保护区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语音警示,有效防止了人为污染的发生。而孔目江水源地沿线涉及农村居民点、农田,生活污水是主要风险点。通过构建“岸线监控+流域溯源+数据联动”体系,部署热成像云台+4个可见光摄像头,覆盖全流域关键节点,可自动识别违规排污、非法垂钓、人员闯入等行为,通过电子围栏系统拦截违规垂钓等行为,实现“高空+低点”水源地监管视频监控区域全覆盖。
平台运行以来,多次推送孔目江水源地漂浮物、仙女湖饮用水源地水体颜色异常等真实预警信息。通过自动喊话告警功能劝离在隔离防护网附近活动群众百余名。
目前,我市市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已实现智慧化监管全覆盖,推动了治理能力由“人防”向智慧化“人机协防”的转变,在短时间内便可完成违法预警事件“监测—评估—预警—应急—处置”的闭环监管。未来,我市还将继续探索“5G+无人机”等创新模式,进一步推动水源地监管向智能化、精细化升级,为百万市民的饮水安全筑牢科技防线。
来源:新余日报 聂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