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向受表彰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致以热烈祝贺。习近平指出,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骄人业绩。从“神舟”问天、“嫦娥”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组网,到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奋斗者”号极限深潜,从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航空母舰,到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大兴国际机场、复兴号奔驰、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从“中国天眼”、“中国散裂中子源”,到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等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再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制造、“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发明创造中,广大工程师矢志爱国奋斗、锐意开拓创新,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定力,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铸造精品工程、“大国重器”,取得一批先进工程技术成果,不断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受表彰的个人和团队是我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代表,是广大工程师的榜样。”
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科技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既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需要,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需要,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工程师,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而言,我们都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工作。要着力完善自主培养体系,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动开放交流,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面向未来,我们要重视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要勇于担当担责,主动作为,想方设法为广大工程技术人才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创造条件,要牢固树立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明确导向,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要在新一轮科技浪潮中抢抓机遇、创新突破,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还不牢固,创新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还有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需要我们去创新突破,还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需要我们去攻关。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造福人民,始终坚持新型举国体制,始终坚持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始终坚持开放合作,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要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张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