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印象中,企业Wi-Fi网络是干什么的?上网、传文件、打视频会议……诚然这些都没错,但华为探索技术“无人区”,正赋予其全新用途,令人耳目一新。
近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期间举行的“AI时代,星河AI网络智联新启航”数据通信峰会上,华为面向全球发布全新升级的星河AI园区网络解决方案,通过Wi-Fi+物联、Wi-Fi+感知打造智慧空间,以“Wi-Fi+X”理念拓宽产业界限;同时将安全防护从数字世界延伸到物理世界,构筑全域安全的立体防护网,全面护航AI时代的企业数智化转型。
比如,通感一体AP可以智能感知人员存在,实现“人来亮灯人走灭灯”,联动楼宇管理系统实现园区级节能。又如,毫米波无感体征监测方案能够全天候免接触采集呼吸和心跳,替代传统人工查房全时段守护患者生命安全。再如,防偷拍AP通过全频段扫描+AI特征匹配,可以精准识别酒店房间的非法针孔摄像头,守护隐私安全……
而在这背后,是华为星河AI园区网络积极拥抱AI以来,已连续登上“王者之巅”。今年6月底,全球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有线无线局域网基础设施魔力象限,华为凭借星河AI园区网络解决方案连续第三年入选领导者象限;9月初,据IDC数据,华为Wi-Fi 7连续5个季度拿下全球市场份额和出货量第一……在技术实力与行业影响力获得全球市场广泛信赖的同时,华为也在常规赛道之上开辟出了新的方向。
新赛道意味着新机遇,站在AI应用爆发的当下,华为星河AI园区网络在新赛道上取得了哪些突破?未来将如何以Wi-Fi+X和全域安全打开产业新空间?广大合作伙伴能够如何参与其中共创共赢?极客网在大会期间对话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园区网络领域总裁赵少奇,推开了见证产业变迁的一扇窗。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园区网络领域总裁赵少奇
Wi-Fi + X打造智慧空间,以AP为锚点构筑无限可能
Wi-Fi+X理念是今年华为全联接大会的重要发布之一,赵少奇对它的解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技术层面,Wi-Fi要在通信基础之上,去融合物联、感知等能力,X代表物联、感知等技术类别。二是应用场景层面,Wi-Fi要作为一个锚点,去使能千行百业的各种场景、应用,X代表面向应用场景无限的可能。
“还有一个说法是ALL in AP,我们希望真正做到通信感知物联的融合,以AP为锚点去打造智慧空间。”赵少奇强调,“就是说Wi-Fi将超越通信,不再是简单的通道,而是成为去联接人、物、环境的信息中心,去使能智慧园区、智慧空间。”
不止于畅谈理念,华为在本次大会期间还发布了全新升级的星河AI园区网络,正式把公司多年的创新研究产品化推向市场,以实实在在的产品方案及应用案例,初步展现了Wi-Fi+X的“魔力”。
Wi-Fi+感知方面,在教育、大企业等园区网络场景,华为基于CSI智能空间感知技术,联动楼宇环控系统实现园区节能10%,并利用CSI来辅助检测夜间人员滞留,为园区和人员安全提供保障;在医疗领域,基于毫米波无感体征监测方案替代传统人工查房,实现了全天候、免接触的自动化体征监测,实时守护患者生命安全。
Wi-Fi+物联方面,华为采用SD-IoT等多种物联接入方式,实现1台AP完成办公网和物联网融合部署,无需重复建网,大大节省了物联建网成本。基于此,在医疗领域,广州某医院3周即完成网络改造,部署效率提升70%;在商超行业,某联锁超市仅用一套网络即同时支撑智能价签更新等业务,将设备采购成本降低50%。
而面向未来,赵少奇认为物联+感知将打开十分广阔的市场空间。究其本质,在于物联感知的融合,使得企业具备了通过AP去获取物理世界各种信息——包括人的空间位置、活动、行为、状态等等,进而利用这些数据去支撑更高层级的智慧园区升级,释放智慧空间的巨大价值。
从数字安全到物理空间安全,跨越虚实打造全域安全
除了Wi-Fi+X打造智慧空间,本次大会华为还带来了一个同样令人兴奋的新理念——跨越数字和物理空间的全域安全,并正式发布星河AI全域安全园区网络解决方案,为智慧园区、智慧空间内的人、机、物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其实园区的运营不仅是降本增效,很重要的一点——园区的运营者也关心园区内的安全风险、安全事件。”赵少奇表示,“我们过去关注数字世界,也就是网络空间的安全,现在我们也将安全延伸到物理世界,即园区的物理空间安全,从而构筑一个全域的安全园区。”
具体看,华为全域安全园区网络解决方案包含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资产安全,通过AI终端聚类识别,实现终端“看得清、管得住”,防私接防仿冒,保障资产安全。二是传输安全,采用独家Wi-Fi密盾和端到端MACsec打造最安全数据传输通道,确保数据零泄露。三是空间安全,利用单AP CSI智能空间感知,秒级检测人员入侵;四是隐私安全,通过业界首款防偷拍AP全频段扫描+AI特征匹配,精准识别非法影像设备,规避针孔摄像头偷拍。
不难发现,全域安全解决方案在传统网络安全范畴之外,新增了Wi-Fi+X额外扩展出来的诸多物理空间安全事项。其中最令人拍手称奇并叫好的,可能要数隐私安全中的防针孔摄像头偷拍——其在不增加任何设备的情况下,仅仅利用AP对极微弱信号检测分析,便能够识别出不法之徒的龌龊之举,堪称酒店、民宿、更衣室等场景下的用户隐私保护的福音。
当然,CSI智能空间感知、毫米波感知等技术带来的空间应用场景也潜力无限。一方面,它可以实现人员入侵的检测,联动安保采取行动,“悄无声息”中确保特定空间的安全。另一方面,其厘米级微动感知的能力,也可用来实现特定空间中特殊人群的保护,比如用于卫生间等摄像头无法覆盖场所的老人跌倒检测。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68万的跌倒致死情况,其中大部分是老人,他们亟需这样的空间安全保护方案。
安全无小事,随着智慧园区内联网的人、机、物的数量越来越多,彼此间的交互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触点都有可能成为攻击对象,一张线上线下全面覆盖、管控数字世界入口的全域安全园区网络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锚定CSI“通用目的技术”,共创AI园区网络新生态
“我更愿意将CSI称为Communication Sense Integration,把它定位为一个GPT(通用目的技术)。未来不止于节能和安防,我们还可以在这个基础技术之上发展出各种各样的创新场景,想象空间非常大。”早在今年3月举行的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上,赵少奇便这样告诉极客网。
如今随着技术产品化推动创新场景逐步落地,他再次明确了这一观点,并希望更多伙伴、客户加入进来,基于这样的原子能力,找到自己的诉求和痛点场景,跟自家的应用系统集成起来,去完成场景闭环或商业闭环。而在这个过程中,华为仍将坚定投入做根技术,厚培沃土,赋能伙伴和客户商业成功。
“Wi-Fi+X的发展不仅是华为自身技术的迭代,更需要产业界和伙伴、客户的共生共融。”赵少奇最后呼吁,“希望伙伴、客户、机构、媒体一起加入进来,构建开放、标准的Wi-Fi+X产业发展体系,以联盟之力克服生态问题,把这件事做成,驱动产业变革,释放潜力无限的社会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