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
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与恒远科技
联手共建的产线大脑人工智能联合研发中心
(下称联合研发中心)
在明月湖正式揭牌运营。
▲与会嘉宾庆祝联合研发中心正式揭牌。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
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执行院长马千军表示,联合研发中心的成立,是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研究院深化院企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有力举措。数字赋“渝”,制造焕“新”。我们将与恒远科技携手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一个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全面赋能装备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
▲活动现场。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
联合研发中心将依托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的科研力量及恒远科技产线大脑平台资源及市场基础,深度聚焦高端装备,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基于两江新区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科技孵化、人才培养与培训等业务,赋能川渝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恒远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张永文表示,在“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设备更新”三新政策的指引下,今年5月份恒远科技发布了“产线大脑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在西南地区的业务版图也迅速扩大。携手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成立“产线大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联合研发中心”,是双方在重庆、在西南地区布局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动作也将为恒远科技的技术研发和西南地区的市场开拓,搭建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联合研发中心将引入恒远科技的"产线大脑"平台,通过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物理信息系统CPS等技术,向下探索"工艺指令下达"到"整体产线调度"再到"智能单元执行"的柔性业务部署,向上探索驱动数据智能,深度融合AI算法模型,挖掘关键生产数据,应用于科学决策分析与生产工艺调优,为装备制造行业核心工序提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全面赋能智能制造数字工厂整体建设。
▲“产线大脑”平台场景展示。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
基于合作协议,双方将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共同利用各自实验设备、技术平台和知识产权等,联合开展国家、省市及行业企业科研课题研发,同时,还将分享研发成果以及相关知识产权,开展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工作。
恒远科技是一家为装备制造行业提供工业智能化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依托自研的国产自主可控敏捷开发平台—蜂舟,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总编:杜术林 | 副总编:张科
主编:付斯颖 操梅 | 编辑:宋丹蕾
两江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