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全球变暖或导致北极释放“僵尸病毒”!影响到底有多大?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2024-01-27 09:14:06
0

原标题:科学家:全球变暖或导致北极释放“僵尸病毒”!影响到底有多大?

全球变暖多年以来一直是科学界以及普通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而随着全球变暖进程的不断加剧,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越来越显现出来,比如全球海平面上升、森林大火、极端干暖化、台风洪水肆虐、两极冰川消融、永久冻土融化等等。

近期,有科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人类正面临着一种异乎寻常的新流行病的威胁,而这种威胁的产生,则来源于北极地区永久冻土融化后所释放的病毒。

永久冻土

永久冻土,又称永冻层或多年冻土层,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层。广义的永久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冻结,被称为活动层或冰融层,而下层则常年处在冻结状态,是真正的永冻层。

永久冻土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一些特定区域,如欧洲、亚洲的北部、北美洲、北冰洋浅大陆架,以及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和高原。具体来说,前苏联的永久冻土面积约为1000万平方公里,占其国土面积的48%;加拿大的永久冻土面积为390-490万平方公里,占其国土面积的40-50%;我国其实也拥有永久冻土,面积约为215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

永久冻土的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大陆漂移、大陆的大小以及大陆相对于地球两极的位置被认为是永久冻土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板块碰撞引起的造山运动也可以解释永久冻土的形成。发展中的山脉可以让全年积雪的雪线上升更高,在一定的高度,空气温度的下降和固体降水的持续积累导致了冻土的形成。

永久冻土里被“封印”的细菌病毒

最新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永久冻土中封存的古老细菌和病毒的惊人存活能力。这些微生物,由于被冻结在极地冰川或冻土层中,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几乎完全停止了生命活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些永久冻土层开始融化,为我们提供了探索这些古老微生物的机会。

科学家们通过深入研究,已经在融化的永久冻土中发现了一些古老细菌和病毒。这些微生物的存活时间之长令人震惊,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数十万年前。

举例来说,科学家们在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中发现了一种被命名为“潘多拉病毒”的巨型病毒。这种病毒已有4.85万年的历史,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病毒之一。虽然这种病毒对人类无害,但它的发现引发了人们对永久冻土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未知病毒的担忧。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在永久冻土中发现了多细胞线虫——轮虫。这种线虫来自3万多年前的永久冻土层,通过孤雌生殖的方式繁衍后代。轮虫的成功复活实验表明,曾生活在数万年前的线虫类生物被复活并非生物侥幸事件,这为研究冻土中的其他古老生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永久冻土中微生物的惊人存活能力,也提醒我们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随着永久冻土层的融化,这些被封存的古老微生物有可能被释放出来,对现代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未知的影响。因此,科学家们正在加强对这些古老微生物的研究,并呼吁全球社会共同努力,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保护永久冻土层和其中的微生物资源。

北极“僵尸病毒”的发现

英国《卫报》网站1月21日报道,科学家通过研究,在北极的永久冻土层中,分离出了被称为“梅休塞拉”的微生物毒株,这种微生物毒株被科学家称为“僵尸病毒”。

之所以这么命名,主要是因为这些病毒在永久冻土中被封存了很长时间,几乎没有生命活动。当永久冻土层融化时,这些病毒有可能重新活跃起来,表现出类似休眠状态的生命活动,从而像僵尸一样“复活”。

同时,“梅休塞拉”微生物毒株之所以被称为“僵尸病毒”,还因为这些病毒的基因组在极端的冷冻条件下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保留了原始病毒的遗传信息。这意味着这些病毒在数万年前的生态系统中就已经存在,并且有可能对现代生物造成威胁。因此,科学家担忧的是,一场新的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可能由此将被引发。

北极“僵尸病毒”对人类会产生哪些潜在的影响?

北极“僵尸病毒”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潜在影响,笔者认为消极的方面有三点:

一是可能引发新的疾病或疫情:由于这些病毒在永久冻土中封存了很长时间,它们的基因组几乎没有发生改变,有可能包含对现代生物有害的病原体。如果这些病毒感染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可能引发新的疾病或疫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二是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的改变:永久冻土层的融化不仅释放了这些病毒,还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有机碳,这可能导致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和生态系统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不良影响,例如食物链的破坏、物种的灭绝和自然资源的枯竭等。

三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产生新的挑战:永久冻土层中封存的病毒种类繁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些病毒可能通过动物迁徙、食物链等方式传播到其他地区,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挑战。这可能需要各国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和防控措施,以应对潜在的疫情爆发。

当然,对人类来说,北极“僵尸病毒”的发现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们的发现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机会。通过研究这些古老病毒的特性和生存机制,科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病毒的演化历史和生态适应机制,为预防和治疗现代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圳倍爱思取得基于人工智能的机... 金融界2025年5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倍爱思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基于...
900亿荣耀新帅,重构中国区发... 图源:IC 记者:倪雨晴 编辑:张伟贤 陈晓平 荣耀CEO李健,年初走马上任,其内部调整基本落地。...
实力担当!中联重科“机甲天团”... 5月15日,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超高关注。作为全...
原创 如... 被称为“非洲之王”的传音,今年开局交出了一份令人大跌眼镜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传音营收...
维他动力赵哲伦:未来三年 三类... 5月15日,在焉知人形机器人科技创新大会上,维他动力联合创始人、产品副总裁赵哲伦发表《智能机器人的产...
特朗普要求苹果CEO停止在印度...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5月16日消息,据科技媒体TechCrunch报道,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近...
国产色谱设备龙头汉邦科技登陆科... 5月16日,汉邦科技(688755)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汉邦科技是一家以色谱技术为核心,集研发、...
鼻锥掉落 澳大利亚首枚自主研制... 澳大利亚原计划于当地时间15日在昆士兰州北部的鲍文轨道太空港发射首枚自主研制运载火箭,但就在发射窗口...
一万小时的突破 秦川机床打通国... 阳光讯(记者 张伟)4月28日,在位于宝鸡市渭滨区姜谭经开区的陕西秦川高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能“闻”出辐射的机器狗“入职”... 据广州海关消息,近日,由广州海关自主研发完成的全国海关首个辐射探测“机器狗”在佛山市高明区珠江货运码...
百台纯电动无人驾驶矿卡集群投运...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广袤大地上,一项矿业领域的创新壮举于近日成功上演。5月15日,全球首次百台无人电动...
英女子爱上AI男友跟丈夫离婚 ... AI正在深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当AI拿捏了“情绪价值”,人类能抵挡得住吗? 近日多家英国媒体报道称...
原创 以... 蚂蚁庄园2025年5月16日庄园小课堂知识问答的最新问题是以下哪种动物能发出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大象...
我省10月底前启用新一代电子政... 本报讯 (记者 聂伟) 5月15日,省数据局在扬州市召开全省新“一张网”高质量建设管理专题推进会,部...
5款防爆手机推荐,看看哪款适合... 1. CONQUEST征服F6轻薄防爆手机 搭载展锐T750八核处理器,支持Android 13或定...
雷军转发人民网评小米自研芯片:... 昨日晚,小米CEO雷军宣布,小米自主研发的手机SoC芯片玄戒O1将于5月下旬发布。 人民网评表示“最...
苹果提前公布 iOS 19 功... 今天,是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四。 就在下个月的 WWDC 大会上,苹果将发布「十年来最大」的 iOS 系...
腾讯在AI上花冒了吗? 文 | 电厂,作者 | 何畅,编辑 | 高宇雷 DeepSeek爆火之后,AI就时刻牵动着中国互联...
杭州探索生态“智”理 本文刊载于《瞭望东方周刊》(2025年第10期,总第933期),原题为《杭州探索生态“智”理》。 文...
北京玄戒技术申请任务分配方法相... 金融界2025年5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玄戒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任务分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