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中的较量,撕裂与反撕裂,麦哲伦星云拿什么抵抗银河系
天文在线
2024-02-06 22:41:48
0

原标题:星云中的较量,撕裂与反撕裂,麦哲伦星云拿什么抵抗银河系

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阻挡贪婪的银河系的保护罩

银河系正试图撕裂它的邻居。

图解:

利用光谱图像,天文学家们已经绘制出了麦哲伦日冕,它可能会阻止银河系将矮星系的用于形成恒星的气体撕裂。(图源:NASA, ESA, Leah Hustak (STScI))

哈勃望远镜30年的观测揭示,一个奇特的增压气体护盾保护着矮星系,使其免受银河系引力的撕裂。

多年来,天文学家们一直尝试解开一个谜:为什么大小麦哲伦星云,这两个围绕银河系运行的微小星系,时至今日依然在形成恒星?研究表明,这两个矮星系已经围绕我们的银河系家园旋转了数十亿年。在此期间,相比之下质量大得多的银河系利用引力,一直在剥夺吸收这两个较小星系的气体,让大小麦哲伦星云有了“尾巴”。理论上,这种气体的流失应该会抑制恒星的诞生,但是这俩小星系仍然能够活跃地形成新的恒星。

科罗拉多学院的助理教授Dhanesh Krishnarao在一份报告中说:“很多人都在努力解释这些物质流是如何存在的。”“如果这些气体从这些星系中被移除,它们怎么还能形成恒星?”

天文学家们推测,大小麦哲伦星云可能受到宇宙“盾牌”的保护。这个盾牌被称为麦哲伦日冕,由温度为50万度的超带电气体组成。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尚未找到麦哲伦日冕的观测证据。但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和现已退役的远紫外线光谱探测器(FUSE)卫星30年的观测结果,科学家进行了一项新研究,可能会带来新突破。

在分析这些望远镜的数据时,克里希那罗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大小麦哲伦星云--统称为麦哲伦星系--确实被热增压气体所包围。这些气体包裹住了矮星星系,防止它们的气体被银河系吸走。这继而又帮助这些星系继续形成恒星。

马里兰州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天文学家安德鲁·福克斯(Andrew Fox)在报告中说,“星系被像蚕茧一样的气体包围着,它们充当抵御其他星系的屏障。”

这个宇宙屏障是很难被发现的。即使我们对麦哲伦星系的观测延伸10万光年,麦哲伦日冕也几乎是看不见的。如果屏障没有那么隐蔽的话,它将覆盖南方天空的很大一部分。

研究小组认为,像新发现的麦哲伦日冕这样的日冕是原始气体云的残骸,它们经历引力坍缩并形成星系。这些日冕在其他星系周围被发现过,但我们从来没有在如此近的星系遇到过,因此观测得如此详细。

“计算机模拟了很多这种日冕的该有的样子,也模拟了它们如何在数十亿年内相互作用,”克里希纳劳说,“从观测上讲,我们无法实际测试其中的大多数数据,因为矮星系通常很难探测到。”

借助哈勃/远紫外线光谱探测器(FUSE)的数据,天文学家专门寻找位于麦哲伦日冕后面数十亿光年的类星体的紫外线观测。

许多星系的核心是活跃星系核(AGN),其中一部分是由吞噬气体的超大质量黑洞驱动的类星体。当黑洞吞下这种气体时,它会释放大量的能量,以至于它们发出的光芒比各自星系中所有恒星的总和还要亮。

因此,研究小组推断,当有类星体发光照射到观察者面前的日冕时,日冕会变得明显。这样,日冕就好像扭曲的雾,遮挡并吸收了来自类星体(相对于观察者较远)的不同明亮光线模式。

天文学家观察了来自28个不同类星体的紫外线,这使他们能够推测大麦哲伦星云周围的物质。

通过类星体的光谱,我们发现它包含由碳,氧,硅元素组成的“指纹”,在大麦哲伦星云周围的热等离子体晕中,种种迹象印证了麦哲伦日冕的存在。

“这是一个完美的迹象,表明这个日冕真的在那里。日冕的确在包裹,保护着它的星系。”克里希纳劳说。

这位天文学家还解释了薄薄的气体云如何保护一个星系。

“任何试图进入星系的物质都必须首先通过这种气体云,这样它能减少对星系的影响,”他说,“此外,这个日冕是第一种可以提取的材料。放弃少量日冕的同时,就能保护星系内部的气体,于是星系就能够形成新的恒星。”

该团队的研究发表在9月28日的《自然》杂志上。

BY:Robert Lea

FY:静狸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自主飞行巡逻!冰城公安建成全市... 日前,哈尔滨市公安局创新构建“人巡+车巡+机巡”智慧警务新模式,在防洪纪念塔街面警务站建成全市首个无...
微短剧出海,“长优”才能“长红... 中国微短剧出海有多火?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超2.7亿人次下载中国短剧APP,比去年同期...
天元智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天元智能(603273)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中国电信廊坊分公司 构建企业安... (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萌 通讯员 刘文成)8月18日,中国电信廊坊分公...
机器人迎来商业化拐点 产业发展... ● 本报记者 郑萃颖 “具身智能机器人已从研发元年、量产元年迈入商用元年。”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
原创 升...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漫漫征途中,航天技术的演进与无畏的探索精神相辅相成,引领着我们跨越星辰大海,不断拓展...
专访华为冯军伟:湖北数智化转型... 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初秋的宜昌,长江奔流不息,正如数智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势头。8月20日,华为中...
企业微信启动近3年来最大规模更... 企业微信5.0来了。 这或许是近3年来,企业微信最大规模的一次更新。 2022年2月企业微信4.0发...
原创 2... 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2000-4000元价位段成为众多用户换机时的重点关注区间。这个档位不仅能够...
这场三晋文化盛宴,等你来打卡 8月21日,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太原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7万平方米展出空间、七大专题展馆...
原创 量... 咱今天来聊聊一个特别神奇的事儿,就是量子纠缠现象能不能用来搞星际通信,解决那老长老远距离的信息传递难...
“最好的研发在客户车间” 证券时报记者 康殷 凌晨的实验室,天赐材料界面研究工程师陈工紧盯着监测屏上跳动的曲线——这是他连续第...
谷歌的前CEO施密特和中国人聊...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 谷歌的前CEO施密特和中国人聊天时,一直认为中国的大模型落后美国2~...
月球“晚年”为何还有火山喷发?... 中新社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的起源演化备受关注。科学界普遍认...
石化机械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石化机械(00085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遇鉴”亩均英雄②|合肥经开区... 在合肥经开区紫云路南侧,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的智造基地,车身车间14万平方米的巨大空间里,120...
触乐怪话:软索任史无前例掌机大... 触乐怪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去年9月,我在当时的一篇怪话提到,...
青海首个慢病管理人工智能检测系... 中新网西宁8月23日电 (张雪萍 孙睿)记者22日从台州援青茫崖工作组获悉,青海首个慢病管理人工智能...
科学与健康丨月球“休眠”为何还... 已经“休眠”的月球,依然发生火山喷发,是何原因? 从嫦娥五号到嫦娥六号,由中国探月工程月球探测器带回...
人真的能用意念控物?揭秘大科学... 人真的能用意念控物?揭秘大科学装置如何助力科幻走进现实 通过意念控物,这些以前只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