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AI时代,物联网去哪儿?三技术开启“万物智联”大门
创始人
2025-11-21 21:41:37

当下,5G-A与AI技术加速融合,为移动物联网带来了新的发展变量。中国联通支持山东电网部署14万5G轻量化(RedCap)终端,助力安全巡检防护,可复制推广至湖北、四川等多地;中国电信支持内蒙古GA用光伏+5G轻量化摄像头,让成本降30%、部署时间从4个月缩至1个月,能复制用于城市治理等场景;在中国移动支持下,广西智慧仓储凭AIoT一码到底,月度人工扫码变分钟级自动盘点,实时盘存准确率超99.99%……

截至2025年8月,公共服务、车联网等四大领域应用终端数均破3亿,其中公共服务领域更是达到11.5亿;我国移动物联网综合收入达284.02亿,三大运营商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更突破28.7亿户。就移动物联网最新的发展,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

01

多方协同发力:

政策、技术与网络共拓万亿市场

AI在改变一切。在物联网领域,移动物联网正迎来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的关键跃迁,万亿市场的大门已然敞开。这一历史性机遇的驱动力,清晰地蕴藏在政策、技术、网络之中。

在政策维度,多层级政策为移动物联网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跨越筑牢根基。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提出2027年完善 4G与5G(含NB-IoT、5G轻量化)泛在智联生态,部署四大任务,推动终端连接数与智能渗透率双提升。

十二部门联合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明确2027年底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超1亿、大中型工业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45%,要求建成7个5G行业虚拟专网,以“通感算智”融合底座赋能生态升级。

针对关键技术,两项5G轻量化专项政策发力。《2024年度5G轻量化贯通行动通知》要求年内实现超100个地级城市城区连续覆盖,推出超100款终端产品,打通全链条梗阻;《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聚焦2025年产业体系构建,推动5G轻量化在工业、车联网等场景规模化落地。

其次, 在技术维度,关键突破正持续打开产业空间。笔者注意到, 5G轻量化作为移动物联网关键新技术正迎来多项利好,5G轻量化模组成本较2023年下降40%,5G轻量化模组成本将低于80元,有力推动工业、车联网等场景规模化落地。

尤为重要的是,AI技术的深度渗透正推动移动物联网加速迈入万物智联新阶段。据Fortunebusiness Insights报告,2023—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物联网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32.4%。

最后, 在网络维度,移动物联网在“万物智联”时代,需“大上行”支撑多模态交互,实现终端向云端传视频、音频等信息流;需“高可靠”保障流畅度,满足人机交互及时响应;需“高并发”防服务中断,满足电子玩具等场景稳定交互体验;需“高时长”强信号稳定,保障工业监测等终端全天候运行。

而5G-A网络的高带宽(支撑大上行)、低时延(保障高可靠)、大连接(满足高并发)、广覆盖(实现高时长)等能力,恰好精准匹配四大需求,为“万物智联”筑牢底座。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部署5G-A网络,实现重点区域的基础覆盖。

在笔者看来,正是政策、技术的协同发力,推动移动物联网迈入从规模增长向价值提升的关键跨越期,加速行业向万亿空间迈进。

而在这一跨越进程中,行业亦需清晰认识到,随着5G-A时代加速到来,移动物联网必须同步构建起适配的5G-A全场景物联能力。

02

三大技术拼图:

解锁5G-A全场景物联能力

在政策、技术、网络的协同铺垫下,移动物联网要实现5G-A全场景落地,需聚焦三大核心技术突破。这些技术既是当前产业痛点的解决方案,也是打通“智联”“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这一关键命题,在近期PT展期间举行的“移动物联网智联万物论坛”上找到了清晰答案:论坛现场披露的三块关键技术拼图,正为“万物智联”按下产业化快进键,更成为移动物联网产业打通全场景应用、释放5G-A技术潜能的核心支撑。

拼图一:5G轻量化连接规模扩张的“铺路石”

从产业演进逻辑来看,移动物联网要实现规模突破,必须解决“连接成本与效率”的核心矛盾。5G轻量化作为5G的“轻量化版本”,恰好填补了4G与传统5G之间的能力空白,成为支撑5G轻量化连接规模从千万级向亿级跨越的关键力量。

在网络支撑维度,5G轻量化的覆盖与性能持续优化。论坛期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重点交通场景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物联场景)》报告显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在测试场景中5G轻量化网络覆盖率均达到97%以上,可充分满足工业控制、车联网等场景对“高速率+低时延”的核心需求。

市场研究公司Omdia报告指出,随着行业为2030年后逐步淘汰4G网络做准备,5G轻量化因兼具5G技术优势与接近4G的成本、续航特性,既能承接4G存量物联终端迁移,又能支撑新增连接需求,成为推动物联网增长的三大关键技术驱动力之一。

而这一网络迭代趋势已在全球显现,据外媒报道,T-Mobile准备从 2026年初起逐步淘汰其4G LTE网络,并重耕4G频段用以扩展5G SA(独立组网)网络,进一步印证了5G轻量化在衔接4G退网、平滑过渡至5G物联时代的重要价值。

在产业链维度,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方向在论坛期间表示,5G轻量化整体的芯片、模组、终端发展能力呈现出矩阵式的发展,目前已经有超过十款芯片,二十多款模组,一百多款终端出现,并且终端的价格已经来到一个非常合理的成本。

在应用场景维度,5G轻量化已深度融入千行万业。在消费端,搭载5G轻量化模组的智能手表实现“独立通信+超长续航”双突破,续航较4G版本大幅提升,成功解决可穿戴设备的续航痛点。

在产业端,宁德移动为三都澳海上牧场打造了专属网络方案,通过开通全省首个700M双拼8T8R海域5G轻量化远覆盖站点,并部署69套搭载5G轻量化通信模组的5GCPE,为牧场养殖实况高清回传等需求筑牢网络基础。

在工业场景,5G轻量化传感器在飞机制造中实现毫米级装配精度监测。比如,在车联网领域,5G轻量化具备4G技术无法比拟的短时延、高安全特性,相关数据显示该技术将成为中国50%以上乘用车的首选5G技术。

笔者曾在北京亦庄车路协同区探访了解到,基于5G轻量化网络的低时延特性,其网络时延可稳定在15ms以内,这一性能能够确保座舱AI系统实时接收路侧设备的路况预警信息,并快速做出避险决策。

5G轻量化的核心价值,在于让物联终端‘轻装上阵’。”中国信通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冠宇的观点点明了关键。

拼图二:AI-IoT终端价值升级的“发动机”

如果说5G轻量化解决了“连接数量”问题,AI-IoT则回答了“连接价值”如何提升的命题。

随着5G-A网络提供的高带宽、低时延能力与AI大模型技术成熟,终端正从单纯的数据采集“管道”升级为具备智能决策能力的“终端大脑”,推动产业从“被动监测”向“主动防控”转型。

这种价值升级体现在消费与产业等场景。在消费端,AI玩具能通过语音交互判断儿童情绪,调整互动方式,AI学习机构建个性化知识图谱,实现“千人千面”辅导。

在生活端,天翼物联依托10亿级超大规模AI-IoT平台,通过公共服务智能体,为水务、燃气安全、应急消防监控等领域,提供AI故障预测性维护、漏水监控、用气异常预警等服务,目前已覆盖超4.5亿居民。

在产业端,电力行业的AI-IoT网关可提前预判设备故障,将停电维修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这主要得益于5G-A网络能将网关采集的设备数据以1Gbps的速率回传至云端AI模型,确保模型在10秒内完成故障分析,避免传统网络“数据传得慢、预判来不及”的问题。

笔者发现,这些场景印证了“通信+AI”的融合逻辑:“端侧智能+云端协同”。终端负责实时响应,云端支撑模型迭代,二者结合释放最大价值。

传统物联终端是“哑巴设备”,仅能采集数据;AI-IoT终端是“智能助手”,可分析数据、预判风险、自主决策。移为AI产品线负责人万学靖的比喻精准概括了AI-IoT的价值。

拼图三:蜂窝无源物联与5G轻量化,千亿级连接的“双引擎”

面向千亿级连接目标,传统物联技术在成本控制、设备续航、存量升级等方面的瓶颈日益凸显。而5G轻量化与蜂窝无源物联的组合,恰好提供了针对性的破局方案,因此被业内视为开启千亿级连接的“双引擎”。

其中,5G轻量化聚焦存量设备升级的现实需求,是4G向5G迁移的“过渡桥梁”,其支持双模通信的芯片,能让企业无需更换现有设备,即可直接享受5G技术优势,核心目标就是实现“平滑迁移”。

目前,5G轻量化已具备商用条件。正如北京智联安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市场销售副总裁王志军在论坛中所言,该公司自研的5G轻量化单模芯片,不仅支持3GPP R17/R18标准,功耗还与4G Cat1相当,当前已在中国联通网络上线并推广相关模组,主要落地场景集中在专网传感器领域。

与此同时,蜂窝无源物联的发展也迎来关键支撑。无源标签可通过光伏、射频等环境取能技术,无需依赖电池就能实现数据传输,且其成本还有望进一步下降,为低功耗、广覆盖的物联场景落地提供了更多可能。

笔者观察:

从蓝图到落地,节奏与协同是关键

笔者发现,移动物联网的核心是“连接上量、终端创新、产业链布局”。从产业传递的信号来看,这一逻辑正被持续验证:5G轻量化推动连接上量,AI-IOT催生终端创新,蜂窝无源物联与5G轻量化完善产业链布局。

正如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李晓龙所言:移动物联网不是“单点突破”的赛道,而是“系统工程”。

这需要运营商建好网络,芯片企业降本增效,终端厂商创新场景,应用方积极落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真正跨越。

整体看,这场论坛的价值巨大,十分及时,为行业理清了“每一步该怎么走”。我们期待,产业各方继续协同共赢,一起享受到万物智联时代的红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分析教程!微信怎么建房玩斗牛牛... 拼三张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棋牌游戏,咨询房/卡添加微信:82606316许多玩家在游戏中会购买房卡来享...
分析教程!微信玩牛牛房间链接,... 微信游戏中心:牛牛房卡,添加微信【82606316】,进入游戏中心或相关小程序,搜索“微信牛牛房卡”...
分析教程!斗牛好友房卡在哪购买... 斗牛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棋牌游戏,咨询房/卡添加微信:82606316许多玩家在游戏中会购买房卡来享受...
分析教程!微信房卡斗牛链接怎么... 微信游戏中心:斗牛房卡,添加微信【82606316】,进入游戏中心或相关小程序,搜索“微信斗牛房卡”...
分析教程!炸金花链接房间从哪里... 炸金花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棋牌游戏,咨询房/卡添加微信:82606316许多玩家在游戏中会购买房卡来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