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2月29日,美国总统拜登宣称,中国汽车可能会充斥美国市场,收集个人数据,远程操控让车失灵,“给我们的国家安全带来风险”。他还宣布,美国政府将“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加以应对。
目前,美国总统拜登已命令美国商务部针对海外汽车软件开启一项调查。美媒分析称,这项调查可能会导致某些零部件在汽车中的使用在美国受到限制。
美国总统拜登(图源:环球网)
根据美国白宫网站发布的信息,拜登在声明中宣称,“美国汽车制造商和汽车工人是世界上最好的。标志性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和美国汽车工人在质量和创新方面有着世界领先地位。一个充满活力的汽车行业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
随后,拜登话锋一转,称“中国决心主导未来的汽车市场,包括使用不公平的做法”。他宣称,“中国的政策可能使其汽车充斥我们的市场,给我们的国家安全带来风险。我不会让这种情况在我的任期中发生。”
拜登最后宣布,美国政府将“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确保“来自中国等令人担忧的国家的进口汽车不会破坏我们的国家安全”。
拜登在车展上体验新能源汽车(图源:环球网)
随后,拜登下令针对海外进口汽车进行调查。报道称,此次调查是拜登政府为保护美国工业免受官员们所认为的日益严重的“中国网络攻击威胁”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中的最新一项。
拜登在声明中表示:“来自中国的联网车辆可能收集有关我国公民和基础设施的敏感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回中国。这些车辆可能被以远程方式访问或致其失灵。商务部的调查将探究如果外国政府获得汽车系统或数据的访问权限可能产生的漏洞和威胁。”
据环球时报援引路透社称,白宫官员告诉记者,现在谈论可能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为时过早,并表示尚未就禁止或限制中国联网汽车作出决定。
目前,在美国,中国制造的汽车除了一般适用于进口汽车的2.5%常规进口关税外,还需额外缴纳25%的关税。
深圳比亚迪总部(图源:新华网)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屡次以所谓“构成国家安全风险”为由打压中国企业。2023年9月20日,中国国家安全部发布了《起底美国情报机关网攻窃密的主要卑劣手段》,揭露美国对中国进行网络窃密情况,并指出美国政府自2009年起便开始入侵中企总部服务器且持续开展监控。
2023年9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会上表示,长期以来,美国口口声声以“国家安全”为由,打压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但相关报告表明,即使以“偷窃”的方式,美国政府依然没有找到所谓的“证据”。这充分暴露了美国政府打压中国企业不是因为所谓的“国家安全”,而是在正常竞争中无法领先的时候,就用非法和不公平手段企图阻挠中国企业发展。希望有关国家不要参与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政治胁迫”,坚持战略自主,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维护公平、开放、包容和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此前,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曾表示,我们一贯反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反对滥用和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美国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中国企业,违反自由贸易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损人不利己。制裁、遏制、打压阻止不了中国发展,只会增强中国自立自强、科技创新的决心和能力。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两位数增长,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2023年底,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纯电动汽车季度销量更是首次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商。
极目新闻综合环球时报、参考消息、新华网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