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 卢臻)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朱华荣表示,未来智慧交通系统中人、车、路、云耦合,将伴生新风险、新问题。此外,全国人大代表王争也提到,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离不开条条交通大动脉,现在最大的期望就是让智慧公路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路!
随着各地数字化建设的推进,如何才能更为科学、高效、规范地建设智慧交通,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急迫需求,也成为我国交通领域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政策落地,智慧交通全面“生根发芽”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字化正日益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交通效率、优化交通布局、增强交通安全的关键所在。
我国作为交通大国,在数字交通赛道上的发展更是备受瞩目。近年来,我国不仅大力支持高度数字化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应用,还积极制定和完善数字交通相关政策,以推动数字交通的快速发展。例如,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重要文件,明确了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融合化发展的目标和实施路径,加强了政策保障和标准支撑,为数字交通建设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举措不仅为我国数字交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更为整个交通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前景预测与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133亿元,五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46%。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中国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2432亿元,2024年将达2610亿元。这一数据的背后,反映出我国在智慧交通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广阔市场应用前景。
此外,北京、上海、河北等地,智慧交通的身影已经深入城市的每个角落,为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慧交通将更加深入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构建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交通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电信软硬兼施,打造交通智慧大脑
随着5G基站的建设不断完善,让离不开高速网络的交通数字化落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案例,尤其是作为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电信持续深耕智慧交通。
在江苏,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与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合作打造的5G智慧有轨电车项目,该项目打造了一张5G+有轨电车独立专网,以5G+智慧有轨为核心,实现智慧运营、辅助驾驶、对讲集群、AI监测等多个智慧化应用,推进城市轨交向网联化、协同化和智慧化方向发展。
在山东,潍坊港区集装箱堆场5G定制网项目顺利完成建设开通。中国电信潍坊分公司依托5G技术,实现港区内“5G+自动驾驶+远程驾驶”“5G+车路协同+高精度定位”等自动驾驶智能信息化,为港区的高效、安全、稳定注入智慧。
在河北,智慧交通带来“一路绿灯”。当前,中国电信在雄安容东片区建成全国首个规模化区域级数字道路,通过5G互联网连接,智能摄像头通过对道路基础路网结构及交通状态进行监测分析,调整各个路口的信控系统配时,达到“潮汐绿波通行”的目标,让汽车“一路绿灯”提升交通效率。
未来,数字交通和智慧交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电信将继续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5G技术的不断演进,中国电信将加大在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其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处理能力,将为智慧交通提供坚实支撑,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精准决策分析。
点面双收,融合发展
作为建设数字中国的主力军,运营商持续在智慧交通领域加码。2019年以来,三大运营商市场动作不断,在智慧交通领域不断布局,打造了如天翼交通、中移智行、联通智网等产品,同时,也通过资本并购的方式加快了智能交通市场拓展,参与了包括智慧高速、车路协同、城市交通、智慧交运等细分市场在内的几乎所有交通信息化方向,全面开花。
首先,运营商在扩大合作范围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与交通管理平台的深度合作,还是通信基建的全面介入,运营商都能从多维度下手,实现点面双收。通过与交通管理平台的合作,运营商可以将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网络通信技术应用于交通流量分析、路况预测、信号控制等方面,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决策支持。同时,运营商还可以通过建设和维护通信基础设施,为智慧交通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这种全方位的合作模式,将有力推动智慧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运营商在智慧交通领域的融合发展也值得期待。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进步,运营商可以将这些先进技术融入智慧交通系统中,让交通管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通过AI技术的应用,智慧交通系统可以实现对交通流量的智能调度、对交通事故的自动识别和预警等功能,从而大大提升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云计算技术也可以为智慧交通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实现交通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分析,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这种融合发展的模式,将使智慧交通在云端更加“聪明”地奔跑,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