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寿命是有限的,一个看似健康的人,也会在突如其来的疾病面前倒下,这只是时间的问题。但也有一些人被判处了死刑,他们无一不是犯下严重罪责的人。古代对于死刑犯有各种死法,其中斩首则是最为常见的。《战国策·秦策三》记载:“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甚至还有凌迟,车裂等更残忍的刑罚。
现代之后,许多酷刑被取缔,只留下了死刑,却也不再折磨犯人。西方国家也喜欢用砍头来处罚罪犯,不少皇室都上过断头台。许多人只见到了执刑时候的血腥恐怖以及惧怕,但有一位医生却对此产生疑问,人被砍头后还存在意识吗?他用自己来进行实验,用生命最终获得了答案。这位勇士到底是谁呢?
许多在今人看来不过是常识的东西,在过去都被探索者付出惨痛代价才被人们接纳。在过去的西方,神权和皇权执掌国家的年代,科学家们无一不付出了沉重代价。许多人都被送上了断头台,因为他们妄图颠覆上层人士的权柄,企图让被蒙蔽的愚昧人类醒悟。
不止是科学家们,权利斗争中落败的贵族们,他们的结局大多也是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时期,众多追寻真理的科学家们被大肆抓捕,安上莫须有的罪名送上了断头台。当时的法国被执刑的死刑犯,几乎都被砍下头颅。因为要处理的死刑犯过多,砍头无疑高效简捷,刀落人亡,不用耗费大力气。砍头这一刑法于是被路易十六签署,纳为正式刑法。
所谓的断头台,不过是由木头组成的,在上方悬挂着锋利的刀,刽子手操作大刀落下,被固定在断头台上的人瞬间人头落地,奔向死亡。据说这种行刑的方法是由一个医生提出的,目的是让犯人们毫无痛苦地死去。著名的法国革命家夏绿蒂科黛在被施刑后,有旁观者冲动地跳上断头台扇她的耳光。在众目睽睽之下,许多人都看见被扇过的脸变红了,于是有人相信在人死后也是有知觉的。为了验证这个说法,拉瓦锡在被抓捕后,打算以身试法,进行实验。
学习物理的人肯定对这位科学家的名字无比熟悉,拉瓦锡在得知自己会被执行死刑后,特意嘱咐仆人在施刑当天要一直牢牢注意着他。原来拉瓦锡想弄清楚人死后还能不能思考,于是打算利用眨眼这一行为来进行证明。他在被砍头前就开始不断眨眼,并告诉仆人要看清楚自己在死后还有没有眨眼,眨了几次眼睛。最终他的仆人清楚地记录下来,拉瓦锡在死后的15秒内还不停地眨了好几次眼睛。
不过对于这个实验,一名法国医生表示这可能是偶然现象,所谓的死后眨眼不过是拉瓦锡的肌肉被持续高度紧张的神经在放松后刺激产生的行为。但他一直无法找出有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此后这名医生也因为犯罪被判处死刑,他便找到了朋友,让朋友来帮助自己进行实验。
医生对朋友说,在他死后要一直不停地叫他的名字,如果他是有意识的,便会睁开眼睛。医生的朋友按照他所说的,在医生被砍头后开始大声呼喊他的名字,令人震惊的是,医生的眼睛居然真的睁开了,但很快便又闭上了。此后不管他的朋友怎么叫他,医生都没有再睁开眼睛。
这一现象似乎足够证明人死后是还能继续思考的,但是依旧有人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这不过是肌肉记忆而已,这一现象在动物之中尤为常见。至于真相到底如何,或许只有进行实验的本人才知道吧。科学实验的道路上,不乏有众多科学家为了真理付出生命的代价。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循序渐进的,古代的人们把一切自己不理解的事物,都推到了怪力乱神上,给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强大的存在感。此后一小部分人探知到世界的真理,将其扩大宣扬,在经年累月后,人们的意识才有了改变。
茹毛饮血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现在的这个年代,科学盛行,人们追求的是合理的解释。屈原在《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类正是靠着无数前人的探索和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文明和先进。而今人的付出,也是在为了后人的繁荣而努力着。
参考资料:
《战国策·秦策三》
屈原《离骚》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