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空顺利,神舟二十号6.5小时完成交会对接
创始人
2025-04-28 09:40:51
0

昨天,4月24日下午五点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继续采用6.5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与天和核心舱镜像端口完成精准对接。

对航天知识熟悉的朋友就要问了,我国早就实现2小时对接空间站的技术,为什么神舟二十号对接还要6.5小时呢?

24号下午17时17分,正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神舟二十号决定点火发射。伴随着一声巨响,神舟二十号直奔预定轨道。

使用6.5小时对接天和核心舱,形成三船三舱的组合体。

本次的飞行任务由陈冬、陈中瑞和王杰共同完成。其中,宇航员陈冬此次已经是第3次参加飞行任务,在神舟十一号和神舟十四号的飞行中出色的完成了相关任务。

是一名经验丰富老道的航天员了。

有他们三人合作执行任务,当然是相当令人放心的。

随着神舟二十号圆满完成任务,那么也意味着神舟十九号即将返程,为期181天的航天任务会在4月29日结束。

期待神舟二十号航天员能够在中国空间站创造新奇迹,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凯旋归来。

令人没想到的事,对接竟然要6.5小时之久,想当初,天舟五号和中国空间站对接期间相当快速,只用了2个小时就能实现快速交会对接,成功创造世界纪录。

要知道,在太空舱对接上,速度越快就代表太空空间技术越成熟,不断打破记录的原因就在于此。

明明我们国家早就实现快速对接技术,为什么在神舟二十号身上就不使用呢,不会是技术退步了吧?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目前全球仅有中美俄三个国家掌握了独立的载人航天技术,空间站交会对接技术作为载人航天的核心技术之一,中国在这方面甚至超越了俄罗斯。

2小时的“快”,关键是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的实时轨道修正和优化变轨策略,大大缩短了对接时间。

是我国顶尖技术人才利用目前的技术条件探索出最极限的可能性,能大幅度提高任务效率,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飞船和空间站的对接。

使用该方案,条件就是极限状态,飞船需要再最短时间内连续实施多次密集变轨,各类保障需要及时跟上。人员安全、舒适性得不到最完善的保护。

要知道,货运飞船相比于载人飞船的并不要求特别高的舒适和安全。虽然实现了技术突破,但是该项技术只在货运飞船上验证过,未能全面应用于载人航天任务上。

再来看6.5小时交会对接方案。

它经过神舟十二号、十三号等多次载人飞行验证,技术有时间和人员的验证,已经相对成熟。

载人航天本就是相当严谨的工作,运用该技术能够保持多系统的配合,在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候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可靠性有保障。相比于2小时的方案更加稳妥。

为了航天员绝对的安全,还是应该选择6.5小时的方案。不是说赶时间就一定能获得优异成绩,还是要靠宇航员上太空做相关研究,载人航天才有更长远的发展。

如果让他们省4.5小时,在超高速对接中承受更多复杂、过载的应急操作,还是相当危险的。

航天作为最为谨慎的任务,相关人员早就开始提前规划,为了让神舟二十号顺利完成对接,在400公里的高空空间站就需要提前调整轨道相位。

为此,团队们可没少花费心思,呕心沥血,只为任务能够圆满完成。

地面团队经过计算,多方对比,最终设计了调相次数最少且均为升轨控制的方案,不仅能够减少燃料消耗,还能让交汇后的组合体始终处在最有能源状态。

他们利用加班时间,设计稿改了又删,经过多轮审批才有了最终方案,就算错了一个数字也要打回再进行多轮验算。

兢兢业业的精神才有了航天员的安全保护。

就像是为了火车准时达到,火车管理员要提前计算其他车辆的让行时间,大家也要给他们鼓鼓掌。

严谨的工作态度的根源是对接难度偏大。

神舟二十号的激光雷达等,作为精准获取物体三维位置的传感器,需要在一堆舱段遮挡中锁定核心舱的进行对接口,难度可想而知。

可以设想一下,把你的眼睛蒙上找物体,是不是方向都迷了。况且飞船还是在高速运动状态。

这时候,科研团队的备份方案就有作用了,再加上给传感器装备了抗干扰滤镜,确保飞船视野就算被挡住了,也能安全应对。

在导航和控制方面,使用GNC系统,顺利优化发动机分组和喷气的干扰,让发动机在喷气时尽可能少的干扰组合体姿态。

让飞船不仅能最大限度的调整自身姿态,也能不破坏空间站。

这一切都是为了飞行员的身体和心理舒适感。

在最早期的时候,航天员上太空要面临巨大压力,在执行任务期间,承受过载高达8倍体重。训练的时候,脸色苍白,青筋暴起算是家常便饭了。

从地面到太空,人体要经历血压变化、体液重新分布等生理挑战。

经过多年的发展,优化舱体设计,最新发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只需要承担3倍体重载荷,相比之前有了质的进步,不仅身体压力变小的,工作环境有也了改善,甚至能舒服的写工作日志。

6.5小时的渐进式对接,能够让他们有一个适应的时间,也有心理的缓解,让一下子进入太空的眩晕感没那么可怕了。

中国航天这种“慢就是快”的观念,彰显国家对于成绩和人员保护的双重考虑。现在中国的航天技术相当成熟,甚至处在领跑阶段,我们也不需要纠结速度的快慢。

关键是要稳扎稳打,让神舟二十号的任务圆满完成,让每一个参与任务的航天员能够平安顺遂。

预祝此次航天任务圆满完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临汾移动古县分公司:全力保障横... 近日,古县古阳镇横岭村山林突发火灾。临汾移动古县分公司迅速响应,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全力投入网络维...
格力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平罗县德渊水利取得防汛隔离装置... 金融界2025年5月1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平罗县德渊水利工程建筑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福安:“AI智能体”守护水清河... 一旦水质监测数据出现异常,工作人员可以借助AI(人工智能)分析监测参数,并迅速制定出解决方案。AI还...
重庆发布102个数字应用场景 ... 中新网重庆5月13日电 (梁钦卿)重庆市国资国企积极融入全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暨数字应用场景发布会13...
抚州市萨弗隆化工取得可快速升温... 金融界2025年5月1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抚州市萨弗隆化工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可...
昆仑万维开源Matrix-Ga... 昆仑万维公司近期宣布了一项重大进展,其Matrix系列中的Matrix-Game大模型(超过170亿...
科大讯飞孵化品牌“未来智能”加...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郑萃颖)5月13日,科大讯飞孵化的AI硬件公司未来智能推出iFLYBUDS P...
小派推迟Dream Air发售... 编译/VR陀螺 近日,在Pimax Connect活动期间,小派科技宣布将Dream Air的发售时...
新华三集团亮相CHIMA大会 ... 5月9日-11日,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MA 2025)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医疗信...
科达利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科达利(00285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防...
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却面临挑战... 新能源产业在全球经济转型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承担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的进步不仅对解决能源不足的...
原创 视... 千年岁月,斗转星移,唯有劳动的火种,在时光中生生不息。从古老的阡陌到智能的工厂,每一次挥汗都镌刻着文...
深圳市财门智能科技取得伸缩门专...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13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财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
28.8元!拼多多上的望远神器... 最近,小雷在Q群冲浪时,发现了一个蛮有意思的现象。 简单来说,我之前有在追乐队动画《BanG Dre...
AI半壁江山是中国人?真的不是... 善思录:陆天然/文 在当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人工智能(AI)无疑是最具话题性和发展潜力的领域之...
这种新型混凝土厉害了 ◇专家简介 魏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获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
增强现实技术到底如何颠覆游戏娱... 增强现实技术,简称AR,它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结合的先进技术。这种技术通过运用先进的设备和...
中广核研究院申请核反应堆探测器... 金融界2025年5月1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核反应...
华为终端CEO何刚开讲鸿蒙校园... 2025年5月9日,华为终端CEO何刚回到母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创新引领未来・共建鸿蒙世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