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美航天对比:中国航天员出舱被抬着走,美国的却能站着打招呼?
创始人
2025-05-05 18:21:23
0

4月30号,神舟十九号的三名宇航员成功着陆,救援队和医疗队在周围严阵以待。宇航员几乎是被工作人员薅出舱门,然后抬走,全程没有离开座椅。

但是4月14号,美国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的火箭上了一趟太空,返回之时,六位乘客自己走出了舱门。

没有救援,没有专属座椅,只是给她们放了两个台阶。她们一出舱就上蹿下跳的庆祝,跟家人亲吻拥抱。

为什么中国的返回舱烧的漆黑,宇航员要人抬。但是美国的返回舱白白净净,乘客还生龙活虎,连宇航服都不穿?

难道是中国两国的技术有很大差异?宇航员都需要百里挑一,艰苦训练,为什么美国就敢直接把普通人送上太空?

要说清楚中国航天员躺着出舱和美国太空游客站着的区别,咱们得从两个火箭到达的高度不同说起。

中国的火箭深入太空和空间站对接。美国蓝色起源公司的火箭飞到100公里高空,刚太空边界就掉头回来。

蓝色起源所做的是一种商业旅游火箭,目标就是带人们上太空看看地球,所以他们不需要飞的太高,只要给顾客提供一点失重的新鲜体验就好。

美国太空旅行的整个过程11分钟,失重状态就4分钟,这四分钟主要是用来给乘客打卡拍照用的。飞行舱周围大量的玻璃窗就是为了看风景用的。

这种亚轨道飞行根本不会触发人体代偿机制,就像您坐过山车时飘起来那几秒,下来该干嘛干嘛。

这六位女乘客不要专业训练,只需要打扮的美美的,做好发型化好妆带好自己的自拍相机就行。她们脸上垫的硅胶假体都安然无恙,没有出现任何的位移。

但是对于专业的宇航员来说,他们要到达宇宙的深处,在失重情况下待更久的时间,他们面对的完全是不同的考验。

咱们在地面生活,水往低处流。重力会让血液往下流,但到了太空,这些液体"哗"地全涌到上半身,充满大脑,心脏和胸肺。

所以航天员脸会浮肿发胖,下半身肌肉却开始萎缩,最后变成"鸟腿"配"大头"的奇特体型。这就是为什么咱们航天员返程时不能站立起身,要被抬走。

出舱就像让一个长期卧床的病人突然下地跑步,血液突然往下冲有可能导致昏厥。所以工作人员会尽快把他们抬进专业的治疗仓,减少在室外暴露的时间。

航天员在太空中每天24小时漂浮着,肌肉不用对抗重力,会留下很多后遗症,骨骼和肌肉都是小问题。

更可怕的是前庭系统紊乱,返回地球后看啥都像在坐海盗船,一时间难以适应重力的改变,会出现晕眩恶心的症状。

因此中国航天员出舱时坐的特制椅子可不是普通家具。这玩意儿能调节15种角度,专门帮助身体重新适应重力。

相比之下,蓝色起源的乘客舱门一开,直接就能蹦跶着出来,是因为她们压根没经历过真正的太空环境考验。

美国那几位名媛在太空舱里主要忙着自拍,接受电视采访。他们甚至用不着穿专业的宇航服,因为她们飞行的距离太安全。

咱们航天服里嵌着20多层防护材料,连内衣都是银纤维编织的。反观蓝色起源的乘客,11分钟旅程受到的辐射还没坐趟国际航班多。

旅游火箭的定制宇航服重点在显身材——双拉链设计能凹出喇叭裤效果,侧面渐变色还能视觉显瘦,活脱脱把太空服做成高定时装。

蓝色起源这趟火箭,本质是贝佐斯他的太空旅游打广告。他投资的火箭公司研发好了太空旅游,没人敢坐,所以就找了一群女明星试坐,给自己宣传。

这些明星也很尽职尽责,各个浓妆艳抹,一出舱就马上接受采访,并鼓励大家都来尝试。在当代言人这方面,她们也是非常敬业的。

但咱也不能说美国这波操作没价值。水果姐落地后那句"我感觉自己触碰到了上帝"虽然中二,确实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

这种旅游火箭追求的就是老少皆宜,有钱就能坐。不过要论技术含金量,蓝色起源这趟旅行跟咱们完全不在一个维度。

他们的新谢泼德火箭本质上就是个"太空跳楼机",靠惯性冲上百公里高空就自由落体这不是轨道飞行器,还没有完全飞出大气层。

中国航天是真刀真枪搞空间站建设,每次任务都在为登月探火积累数据。航天员在轨期间每天要锻炼2小时防止肌肉萎缩,用的太空跑步机得用弹性带把人捆在履带上。

即便如此,回到地球后还是要重新学走路。咱们航天员返程后要在专用座椅上适应3小时,接着是半年康复期。

现在您明白为啥出舱姿势差这么多了吧?咱们航天员是用半年时间在宇宙中完成任务,美国正经的宇航员也是严格训练的。

他们的每个异常体征都是宝贵数据,被抬着出舱正说明任务足够艰巨。而太空游客的活蹦乱跳,恰恰反衬出他们的旅程就像迪士尼乐园飞跃地平线项目——刺激有余,挑战不足。

下次再看见中美航天员出舱对比,可别简单归结于体质差异。就像不能拿铁人三项选手和广场舞大妈比体能,这两类太空任务从根子上就不是一回事。

咱们航天员用身体极限换科学突破,商业公司用太空体验赚眼球经济,各有各的价值,但要说谁更代表人类航天未来?

答案就在那些被抬出舱的身影里——他们身上承载的,才是星辰大海的真正重量。

每日一答丨为什么航天员出舱需要被人抬着走

上游新闻

车珂宇2024-12-05

“娘子军”完成太空旅行,贝佐斯摔跤,水果姐激动亲吻大地!

新民周刊

2025-04-15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格力电器战略解读:变与不变 当今的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5年,全球经济再次站在十字路口,在关税战、贸易战、逆全球化的...
宜安科技镁骨钉即将迎来收获季,... 转自:衡水日报 5月6日,宜安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
兰州开启“万兆城市”时代 近日,中国移动兰州分公司成功完成移通家园、北岸公馆等10个小区的“万兆光网试点”建设,4月14日实测...
2025年TikTok娱乐直播... 随着TikTok海外直播市场持续升温,娱乐直播公会成为内容创作者与平台之间的关键纽带。然而,其严格的...
联想超级智能体矩阵全面亮相,开... 【CNMO科技新闻】在今日召开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Tech World 2025)上,联想集团以“超...
福建恺坤精密取得异形表面处理装... 金融界2025年5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福建恺坤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异形...
格力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挡...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挡风...
千年古塔飞入无人机,飞手要不要... 5月5日,一段无人机穿越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的南小塔七层北卷洞时突然“炸机”失控的视频引发关注。 通...
机房能耗监测改造项目-数据中心... 关键词:通信机房能耗监测;机房能耗改造;安科瑞陈沁雨:壹捌柒零贰壹壹贰捌柒叁;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
柯达Luma 500便携投影仪... 昨日,知名影像品牌柯达携手授权制造商C+A Global,正式推出了其最新的便携式投影仪产品——柯达...
上社公司:科技赋能安全管控 今年以来,阳泉市上社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在安全生产领域持续发力,依托先进技术建成煤矿自然发火束管激光监测...
AI眼镜新品密集发布 机构称起... 行业媒体报道称,从内部人士独家获悉,致敬未知与星创视界(宝岛眼镜母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双品牌...
上证早知道|今日9时,重要发布... 今日导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6日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5月7日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
浙江鑫东洁具取得新型龙头专利,... 金融界2025年5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鑫东洁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型龙头...
扬州良诚取得旋转式磁流变减振器... 金融界2025年5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扬州良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旋转...
企业级计算标杆——阿里云弹性计... 4月9日,在2025阿里云AI势能大会上,阿里云宣布其AI与云基础设施迎来全面升x级。备受瞩目的阿里...
*ST亿通涨5.62%,成交额... 5月7日,*ST亿通涨5.62%,成交额1.99亿元,换手率11.37%,总市值18.27亿元。 异...
用机器人炒菜开店80多家?厨师... 最近,红厨网发现成都有一个扩张迅猛的全机器人炒菜餐厅——秋金川味小炒,机器人炒菜高效、稳定、低成本,...
小程序开发公司梳理,有哪些可加...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小程序凭借其无需下载安装、使用便捷、触达用户快等优势,成为众多企业拓展业务、...
宁德时代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电...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宁德时代(300750)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