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记者走进一师阿拉尔市红福天枣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颗颗红枣通过传送带,被送进高速运转的红枣数字智能精选机,通过高清摄像头的精准“捕捉”,瞬间即可完成果形、色泽、瑕疵等指标检测,将裂果等次品予以精准剔除。
“这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智能分选机,每天能完成80吨红枣的分选作业,相当于150名熟练工一天的工作量,准确率高达95%至98%。”该公司董事长何军介绍,设备更新让公司生产效率实现质的飞跃,以往产品加工效率低的难题迎刃而解,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和资源浪费现象大幅减少。
在这家公司生产车间里,摆放着三代红枣分选机样品。
首代分选机于2017年落户,每小时分选量仅为500公斤,同时需要配备大量人力。“那时,每到秋收时节,车间里满是忙碌的分选工人,效率低且人力成本高昂。”何军回忆道。
随着二代分选机的投入使用,红枣每小时分选量提升至2吨,效率虽有大幅提升,但准确度却不尽如人意,筛选后的红枣仍需人工再次进行精挑细选。
近年来,受益于兵团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以及相关财税、金融政策助力,红福天枣业公司引进了第三代智能分选机,“效率较初代机型提升了8倍,每小时吞吐量达4吨。”何军说,加工成本大幅下降、加工时间有效缩减,技术设备革新带来了连锁反应,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先机。
与此同时,红福天枣业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成年产5000吨红枣净化车间及红枣精深加工项目,不断延伸红枣产业链条,提高红枣产业附加值。该公司研发的红枣白蛋白肽特膳营养素、红枣沙棘饮等新产品一经问世,就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好评。2024年,红福天枣业公司获评兵团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从传统加工到智慧生产,红福天枣业公司的创新蜕变,正是兵团民营企业以数智赋能产业发展的缩影。(马雪娇 纪晓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