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发布消息,近日,该所化学反应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超快时间分辨光谱与动力学研究组(1110组)金盛烨研究员、田文明研究员团队在压力调控钙钛矿光电探测性能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采用高压处理方法,实现了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HP)多晶薄膜的晶界重结晶,提升了载流子跨晶界输运能力,为开发高性能光电探测器提供了新思路。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韩远飞)5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发布消息,近日,该所化学反应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超快时间分辨光谱与动力学研究组(1110组)金盛烨研究员、田文明研究员团队在压力调控钙钛矿光电探测性能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采用高压处理方法,实现了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HP)多晶薄膜的晶界重结晶,提升了载流子跨晶界输运能力,为开发高性能光电探测器提供了新思路。
据介绍,MHP因其长载流子迁移距离、高吸光系数等特性,在光伏和光电转换等领域展现出重要潜力。载流子传输性能决定光电器件效率,在横向结构光电器件中,钙钛矿多晶薄膜中晶界会严重阻碍载流子输运,制约器件性能。虽然通过组分设计、缺陷钝化、晶界修饰等策略可以优化载流子的跨晶界传输特性,但晶界结构的精准调控仍面临挑战。
实验表明,经过高压处理后,多晶膜中的晶界发生再结晶,提升了载流子跨晶界输运能力,载流子扩散系数提升5.3倍,光响应度提升8倍。该压力处理策略为钙钛矿器件性能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路径。